首頁>育兒>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說:

“最近我家兒子被朋友的女兒打了之後,我沒有及時站在他的立場上去安撫他,只是跟他說沒事啊沒事啊,我沒有顧及到他的感受,沒有及時幫助他,我感到很抱歉。”

“昨天我家婆帶我兒子在樓下玩,別的小孩搶了我兒子的玩具,還打了我的兒子,我兒子就哭了。”

“我不知道具體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回到家他抱著我哭的時候,我安撫他:你不要去打別人,別人打你的話,你就先打回去再說,不要被別人輕易欺負你。沒想到兒子竟然對我大吼大叫,是我做錯了嗎?”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會產生同樣的疑惑:作為媽媽,我該如何引導我家孩子處理和別人打架的問題,或者被別人打?

孩子被打,要教他打回去嗎?還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讓孩子打回去,孩子反而對我大吼大叫呢?

因為孩子那時候正處於難過委屈的狀態,他正在傷心地大哭,這時候你出於心疼保護的心態,下意識對孩子說:

“你不去打別人,但是別人打你的話,你先打回去。”

這時候孩子不僅沒有感受到你的安撫,反而會誤以為你在責怪他沒打回去,他受不了,就只能選擇大吼大叫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再處理問題。

家長可以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先把孩子抱在懷裡,順順他的背,親親他的頭,身體上的溫柔接觸可以給到孩子滿滿的安全感,可以更好地幫助他舒緩情緒,慢慢平復下來。

其次,我們要學會接納孩子的做法

我們成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侷限和考慮不周的地方,更不用說小孩子了。

也許在當下,當他面對年齡比他大、體格比他壯的孩子的時候,他要面對的是比他強的力量。

出於自我保護,在當下他覺得比起還手,也許哭泣才是保護自己做好的做法。

所以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要怕,遇到任何問題,爸爸媽媽都會和你一起面對,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支援你、幫助你。

這相當於給孩子打了一支強心劑,讓孩子心裡充滿安全感。

記住,在受到傷害後被要求和指責,對任何人來說,無疑是二次傷害,更何況是小孩子呢?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好好理解他的行為,好好地抱抱他,給他更好的保持和無條件的愛。

同時,我們可以帶領孩子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樣,他日後再遇到同樣的事情,能夠更從容地面對,也敢於找父母傾訴,因為父母是他堅強的後盾,能給力量和勇氣。

最後,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療愈孩子的傷口。

事後找個時間再和孩子聊聊這件事,進一步瞭解他內心的想法和情緒,你可以問問他:

你當時的感受是怎麼樣的呢?你現在對當時那件事的看法是怎樣的?你希望可以得到那些幫助?你希望媽媽能為你做什麼?

透過和孩子產生良性的溝通,深入瞭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不僅可以帶領孩子更好地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最後,不建議家長將“孩子被打,是否還手”作為簡單的是非題。

因為每次的衝突形式都有所不同,每個人應對問題的方法和態度不一樣,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選擇。

我們要做的就是,以愛賦予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氣和自由,同時他也會在不斷的“摸爬滾打”中學會處理衝突和管理情緒。

我們作為父母,可以給到孩子的是愛的陪伴、理解、鼓勵和支援。

1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抑鬱症從親媽伺候月子開始,早知如此何必請她,有沒同款“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