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位寶媽,今年剛滿25歲。但已經是人生贏家,一兒一女,湊成了幸福的“好”字。寶媽在網上曬出寶寶的照片並配文:
姐姐2020.1.11出生,弟弟2020.12.12出生。
還有網友替寶媽計算起懷孕日期:
兩個孩子間隔11個月,這是剛出了月子就懷上了!
每一個寶媽都很偉大,懷孕生娃真的非常辛苦,這位寶媽一年抱倆,想必吃了不少苦頭。真的覺得她很有勇氣。但真心不建議寶媽們效防。因為一年抱倆,不只是新生的喜悅,還有以下負面影響。
1、 對女性身體傷害過大。一般而言,順產之後的寶媽,間隔半年就可以再次懷孕了。但如果能間隔1年以上,對子宮的恢復會更好。也就是說,即便孕婦是順產,再次懷二胎時,也最好是半年之後。兩胎間隔時間太短,對子宮傷害太大了,也會增加產婦和胎兒的危險。
因為懷孕後,隨著胎兒增長,子宮會被撐大,變得比較薄,子宮恢復和收縮,都需要時間。如果兩胎間隔時間太短,那沒恢復好的子宮再次受孕,風險還是很大的。
而剖腹產的寶媽,最好間隔2年後才能再次懷孕。
2、 養育負擔過重。一年抱倆,除了身體吃不消。還有很現實的一點:養育負擔太重。照顧起兩個孩子時力不從心。
太著急要二胎,虧待的是孩子,委屈的是自己。
我就見過一個媽媽,年頭年尾生的倆娃。老大是女孩,老二出了月子後,老大也不過1歲出頭。
有一次去她家,看見老大正在喝冷粥。因為她媽媽實在是顧不過來了,只有她一個人帶娃,沒辦法老公要上班養家。白天她自己一個人要顧兩個,一個娃要抱,另一個也哭啼啼要抱。她跟我說:真的太累了,快堅持不住了。
真的很心疼她。
一年抱倆,除了傷身,還操心。而且,她常常心懷愧疚,覺得哪個娃都沒照顧好。這種無力感包圍著她。
如果把兩胎間隔時間放長一點,比如老大上了幼兒園,再要二胎,那麼養育負擔就沒那麼重了。這時候,說不定老大還能幫助媽媽照看一下弟弟妹妹呢。
3、 對老大不太公平。我們鎮上有一戶人家,女方也是第一個娃剛滿月,就懷上了老二。
懷上老二後,女方奶水就開始減少,後面乾脆沒奶了。只好給當時才40多天的老大喝奶粉。
如果這個寶媽不那麼著急生老二,大機率上老大可以繼續喝母乳的。而母乳餵養的寶寶,抵抗力相對來說更好。
一年後,再次懷孕後,就沒辦法給老大繼續母乳了,這樣的情況,對老大來說,其實是有點不公平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一年抱倆,養育負擔過重。很容易忽略老大。一般一年抱倆的家庭,老二出生的時候,老大也已經1歲了。
而1歲的寶寶,對媽媽正是依賴的時候,老二的出生會分走媽媽很多精力和時間。畢竟媽媽精力有限,所以她很可能無意中忽略了老大。這對老大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常有寶媽說有了老二,老大就變得愛哭了。其實不是,那是老大對媽媽發出的訊號:媽媽請別不愛我。(老大感覺到了被忽略)
【寶媽有話說】產後坐月子的30天,對女性身體恢復非常重要。但30天時,也只能說身體基本情況能夠恢復好一些,但想要徹底恢復好,僅僅30天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為了自己的身體,再次懷孕的時間,切不可相隔太近。
切記:
順產後至少半年才能要二胎;
剖腹產後至少2年,才能要二胎。
產後42天時,一定要去醫院複查。醫生會幫助檢視子宮恢復情況等。一般產後出院時,醫生都會囑咐,產後至少42天后才能同房。女人要愛惜自己,同時老公也要體諒老婆,產後不可過早同房。
好好坐月子,恢復好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好身體,我們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更好地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