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的女性,為什麼容易被診斷為盆底功能障礙?
產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其實它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妊娠,另外一個就是分娩。
懷孕期間,隨著孕婦孕周的增加,體重會逐漸的增加,我們都知道盆底就像一個吊床一樣,當這個吊床長時間處於長期的壓力作用下,彈性就會減少,就像一個皮筋一樣,總是處於拉伸的狀態,本身彈性就會減低,這是一點。
第二點,由於在妊娠期間,身體的重力軸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正常女性是有生理曲線的,沒有懷孕的女性生理的重力軸指向的是骶尾部,隨著孕婦腹圍的增加,孕婦腹部向前凸,身體重力軸就轉向了盆底,相當於全身大部分的重量壓在了盆底。這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這也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一個重要的因素。
至於分娩,主要是指經陰道的分娩。正常女性的陰道直徑大概在2.5cm左右。但孕足月的胎兒頭部直徑一般在9-10cm,那在分娩過程,整個陰道就會受到強烈的擠壓和牽拉,甚至會出現裂傷等等,這就造成了盆底組織的損傷,容易引起盆底功能的障礙。
經產婦為什麼生孩子快而初產婦慢?實際上很大原因就在這裡,因為分娩過,盆底肌肉群相對就鬆弛了,阻力小,所以更容易生。
有些人說我不鍛鍊也沒有什麼異常啊,不鍛鍊也可以吧。
盆底功能確實有自我恢復的能力,但是這個看個人,也看時間,而且很少能自我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我們做了很多調查,這些資料顯示,產後沒有進行盆底肌功能鍛鍊的,還是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個遠期的影響。這一點大家可以回家問問自己的母親或者奶奶等老一輩,絕大多數人是有盆底功能障礙的情況,但程度不一樣,有的輕微,可能就有點漏尿,有些嚴重,會經常便秘啊、性體驗不好、脫垂等等。
但是以前條件不好,都忙於生活,而且對女性的關愛也很少,這些情況也是相對難以啟齒的,就很少有人專注於這方面的治療。現在我們講究生活質量,所以這方面的研究多了,來諮詢的人也就多了。
之前我在知乎的一篇問答裡介紹過兩種鍛鍊盆底肌肉功能的方法,大家可以看看。(我的知乎號:蘭舒)
雖然非常簡單,但是貴在堅持,需要每天都做,所以我建議可以用打卡的方法提醒自己做,每天做兩三次,每次花的時間也不長,就5到10分鐘左右,而且這個提肛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要求一定得躺著,但要堅持。
現在我們也有醫學的手段,比如說可以透過電刺激去幫助肌肉進行本體的恢復。電刺激就是透過電興奮的原理產生低頻的間歇的電流,刺激盆底的肌肉被動的進行收縮,主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為了喚醒盆底的肌肉,讓更多的盆底肌肉來參與盆底肌鍛鍊的過程。還有可以刺激盆底神經,促進盆底恢復。
另一種方法就是生物反饋。生物反饋是這樣的,在陰道里邊放進一個探頭,另一方連線我們的儀器,透過探頭和儀器之間的資訊交流,以聲音的形式告訴患者做的對不對,做的盆底肌鍛鍊對不對,然後將資訊反饋給病人,幫助病人去糾正錯誤的盆底肌鍛鍊,從而達到做到正確的盆底肌功能鍛鍊的目的。
所以這三種方法都可以改善盆底功能障礙,第一種不限定時間場合,免費,但是見效慢,需要長期堅持。電刺激和生物反饋,需要到專門的醫療機構,或者盆底檢測中心去做專門的訓練,當然這是要收費的,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女性可以考慮。
我們現在提倡防治未病,什麼意思?就是在疾病還沒發生的時候,我們透過干預不讓它發生發展起來。所以還是建議女性朋友生產後就應該儘早地鍛鍊起來。甚至在平時,我們也可以經常鍛鍊,對於防治痔瘡、美臀等等,也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