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分娩痛是當今公認的人類疼痛感最高等級,從懷孕到產子,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明白其中的煎熬,我們必須承認母親的偉大。

可是當我們在感嘆“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時候,不得不好奇人類為什麼要選擇如此痛苦的胎生方式呢?如果採用類似於鳥類等動物的卵生方式,豈不是更好?最起碼它們下蛋的時候一點都不痛苦。

很多人認為,人類之所採用胎生是因為高階,畢竟在常見的動物中,人、狗、貓等聰明的動物都是胎生,而鳥、鴨等看起來比較笨的動物則採用卵生,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胎生和卵生哪種更高階?

我們常規的認知中,時間越靠後肯定越高階,比如iphone12就比iphone4高階,所以誰先誰後就成為爭執的主戰場。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都認為胎生是由卵生進化而來的,所以傳統認知中胎生確實高階點,並且有科學家在對擁有兩種生殖方式的蜥蜴研究後也發現,從卵生到胎生只需要對生理結構、形態學和免疫學改變,比胎生到卵生簡單的多。

可是在200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在3.8億年前的海洋化石中,發現胎生魚類,顛覆了傳統認知,因為在這以前,科學家認為3億年前的動物只會卵生。

結合2019年,《PNAS》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在對四種蜥蜴基因分析後發現,從胎生到卵生轉化可能並沒有以前想象的那麼複雜,更是打破以往的觀點。

當下看來除非有更早的化石證據被發現,不然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被解答。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根據我國科學家,2008年在雲南發現的胎生恐頭龍(恐頭龍是一種生活在三疊紀時期的海洋爬行動物),我們可以確定在2.5億年前,胎生和卵生是共存的,沒有誰比誰高階。

就當下而言,我認為只有適合,沒有所謂的誰更高階,就拿鳥類來說,只有卵生才能保證它們飛翔、捕食不受限制,說不定兩種繁殖方式,它們從始至終都是共存的。

恐頭龍化石

想要探討人類為什麼選擇痛苦的胎生?我們就得先了解一下,胎生是怎麼誕生的?

胎生機制誕生的演化假說

眾所周知,3.5億年前,部分脊椎動物曾經歷過一個從海洋遷移到陸地的過程,而羊膜卵則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並且起到了重要作用,羊膜卵是由三層胚胎組成,分別為絨毛膜、羊膜和尿囊,而羊膜腔中的羊水,讓動物脫離了對外界水資源的依賴,尿囊則為胚胎提供呼吸。

科學家在對海洋羊膜動物分析後發現,性別決定機制和胎生可能有一定關係。

我們都知道,在現有生物中,性別有兩種決定方式,一是遺傳決定,如人類等,二是由溫度環境等決定,如鱷魚的性別則是由卵外溫度高低決定的,而海洋溫度相對穩定,非常不適合第二類性別決定機制,並且卵的尿囊呼吸效率在水中極低,所以它們只能上岸產卵。

遺傳決定性別的動物則不同,它們的性別是早就決定好的,只要選擇胎生,就會在海洋中具有很大的優勢,科學家在分析當下鯨魚、海蛇等羊膜動物後發現,它們都是由遺傳決定性別,且都是胎生。

因此假說認為胎生方式的出現,可能是性別基因決定機制引起的先期進化。而人類剛好是基因決定性別機制,採用胎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類採用胎生的優勢

胎生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以“質”取勝,眾所周知,胎生動物都在母體和胎兒之間進化出了一種結構,那就是胎盤,而胎盤的存在可以更好地幫助胎兒從母體吸收營養,讓幼體基本擺脫了外界因素,卵生顯然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此外,胎盤的存在也讓幼體獲得了更多的營養物質,發育更加完全,存活率顯著提高。

相比於卵生,採用胎生還可以減少時間浪費,胎生動物不用一動不動的孵蛋,方便尋找食物等,另外卵生動物如果遇到危險是很難移動蛋的,但是胎生不同,可以隨身“攜帶”。

因此人類採用胎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後代,且胎生提供的內環境,可以保證胎兒酶活動和代謝的正常,降低震動帶來的危害,這些對於繁殖能力較低的人類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天價月子餐”吃得不如路邊攤,月子餐的正確食用方式,營養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