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老人給子女帶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年輕人在生了孩子後,還要重返工作崗位,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但老人帶娃,有利有弊。特別是老人與年輕人在育兒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是弊大於利,最後還會傷了和氣。

案例

女兒生了孩子後,王阿姨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在她看來,這樣既能減輕女兒的負擔,也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王阿姨的女兒專門製作了一張表格,將給寶寶餵奶、喝水的時間精準到分鐘。寶寶的所有用品,從清洗到消毒,都有嚴格的步驟,不能有絲毫鬆懈。王阿姨嚴格按照女兒的標準執行,只要有一點做得不好,就會迎來女兒的嚴厲批評。

帶小外孫的日子並不輕鬆,但王阿姨考慮到幫了女兒,感覺一切都值得。女兒也經常對王阿姨說,“媽,多虧你幫我帶寶寶。保姆做得再好,也沒有親媽讓人放心。”

王阿姨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苦樂並存。小外孫上幼兒園後,她才輕鬆了一些。一天,她給小外孫盛飯時,不小心掉到碗中一根白頭髮。

女兒發現後,大發雷霆,直接對著王阿姨吼,“你做飯怎麼不小心點?這帶頭髮的飯能吃嗎?”女兒直接將一鍋飯倒進了垃圾桶。

王阿姨被女兒的無情傷透了心,她開始後悔幫女兒帶孩子,認為這是她最錯誤的選擇。第二天,她離開了女兒家,今後她再也不會幫女兒帶孩子了。

身為母親,為了女兒甘願奉獻自己餘生的光和熱,一心想幫女兒減輕負擔。但一根頭髮卻否定了所有,也傷了母親的一顆心。

其實,即使年輕人自己做飯,也難免會有頭髮掉進飯菜的時候,又怎麼能因為母親的一根頭髮,就直接採取無情的做法呢?

身為子女,面對為自己付出一切的老人,應當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感恩。當子女與老人發生衝突或者分歧時,也要三思而後行,避免出現言行不當的情況,以免傷了老人的心。

這幾類子女,老人不要去幫忙帶娃,以免傷了親情

1、不懂感恩的子女

老人放棄原本輕鬆的老年生活,幫助子女帶娃,子女應該心存感恩,才會給老人安慰,讓老人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很值得。

一些子女把老人幫自己帶娃看作是理所當然,沒有絲毫感恩之情,甚至會對老人有太多的苛責和抱怨,就會傷了老人的心,也會破壞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

2、對下一代期望過高的子女

一些年輕的父母有比較高的知識修養,也有比較新的育兒理念,但自己並沒有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他們對孩子又有很高的期望,既想孩子長得好,又想孩子全面發展,就會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也交付給老人。

但老人並不是全能的保姆,也沒有精力和能力按照年輕人的思路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年輕人就會把責任推給老人,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甚至與老人的感情也會產生隔閡。

3、脾氣過於暴躁的子女

父母最瞭解自己的子女,若是子女的脾氣過於暴躁,最好也不要幫子女帶娃。帶娃本來就很辛苦,老人事無鉅細,努力為寶寶做好每一件事。

但老人的行為習慣、育兒觀念等等,與年輕人會有很大的不同,在思想上無法與子女做到完全一致,很容易意見不一致,產生分歧。若是子女愛發脾氣,就會讓老人處於難堪的境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還會傷了老人的心。

4、對方老人比較挑剔的子女

一些老人習慣於挑刺,即便自己不幫子女帶娃,看到兒媳或女婿的父母幫忙帶娃,也會百般挑剔,橫加指責。這類老人還會在自己的子女面前搬弄是非,有可能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若是遇到對方老人比較挑剔,老人最好也不要幫子女帶娃,以免自己出力不討好,還會傷了和氣,甚至讓自己難堪。

老人願意幫助子女帶娃,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子女處事方法不當,或脾氣暴躁,或對方老人過於事多,都不適合老人去幫忙帶娃。對於這幾類子女,老人應當避免去帶娃。

其實,即使年輕人自己帶娃,也無法做到完美。若是老人願意幫助自己帶娃,年輕人選擇了老人,就要有百分百的信任,也要心存感恩。即使在養育和教育孩子上,與老人發生分歧,年輕人也要與老人努力溝通,儘量和和氣氣解決問題,不要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媽怕輻射影響寶寶,要求鄰居關掉Wi-Fi,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