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家好,今天是育兒內容的第23期,我是善於剖析孩子問題,還能給問題父母答疑解惑的淅淅爸。

上一期我們說了孩子一帆風順成長的規律,這一期,我們一起認識“渾噩度日型”的規律。

渾噩度日型這一組有五個孩子,也大體符合我們日常生活所見的不幸者。組員分別是:想要嫁人早苗、放棄夢想三重、迷茫努力由美、強迫性重複真希、被綁架健太;

強迫性重複真希

先說真希,真希和另一個孩子惠裡(曲折成長型的一個孩子)從小一起長大,但兩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真希在7歲的時候曾這樣形容母親:“母親就像太陽,很刺眼很熱,但日落的時候又讓人覺得欣慰。”這句話折射出了她和母親的關係是十分內斂的

這份內斂的親情,讓她沒辦法從原生家庭中得到足夠的愛,於是只能向外尋找那份愛,青春期真希就和母親吵架而離家,很快邁入婚姻,生了個女兒,由於丈夫沉迷賭博,結婚兩年真希就離婚了。

想要嫁人早苗

早苗是13個孩子裡面最沒有存在感的孩子,她生活在被俄羅斯佔領的島嶼附近,被佔領的島嶼是她爺爺生活的城鎮。早苗很內向,從小她沒有夢想,成年後因為內向所以選擇了醫院清潔工的工作(不用和人打交道)。

28歲時,她對於7年後的憧憬,只是很迷茫地說出了“結婚”這麼個願望,所表現出的態度,是人家也是這樣過的的狀態。

“被綁架”健太

健太家裡幾代務農,作為家裡的長子,健太從小就被灌輸要承擔家庭重擔,7歲時他以此為榮,並立志成為父母一樣的稻農,14歲時他迷茫,厭倦稻農卻不知道要幹什麼好,高中畢業後茫然進入建材廠,但是無論在工作中取得何種成就,他都沒有絲毫的興奮。

即便公司在災後重建工作中獲得大訂單,他也透露出那種沒有選擇的無奈:“那是應該做的吧”。

28歲時對7年後的憧憬,同樣充斥著迷茫“到時候自有分曉吧”,沉吟許多,若有所思的說出:“希望到時能多少有自己的決定,決定要不要繼承那片稻田。”

放棄夢想三重

三重,13個孩子裡面最讓人惋惜的孩子,從7歲到14歲到21歲,他都堅持要當職棒球員,家人支援他,他自己有天賦也願意努力,但是在大四那一年,他卻沒有和家人商量就退學了,同時也放棄了職棒的夢想。

問及原因,他說,因為身邊的同學都找工作了,他也想找工作,所以就退學了。

此後他經歷了幾份工作,但都做不長久,最後在父母的建議下,在父母開設的印刷廠裡幹活。談及過去,他非常後悔,但已經無法選擇,現在只能是“為父母勤奮工作”,因為父親最大的心願是幾個孩子能合力把生意做大,言語間充滿詼諧。

在三重的人生歷程裡,個人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他在關鍵時刻選擇放棄夢想?真的是意志不堅定嗎?

但紀錄片中沒有給出任何答案,接下來的一段純屬個人臆測,僅供參考。

個人認為,讓三重的放棄追逐自己夢想的,恰恰家裡為父母工作的兄長們所呈現出的狀態,追逐職棒的路上,他一路沉浸,但沒有辦法為家庭帶來任何實際貢獻,即便家人沒有這樣的想法,但對比之下會凸顯得自己很自私。

再加上身邊的同學們都在給家庭帶來奉獻的影響下,他開始對自己堅持職棒夢想的意義產生質疑。

什麼方法能讓自己在家庭顯得有價值一些?那就是給家庭帶來直接收益--去工作。

這一點上,我們和三重有很類似的一方面,在生育前,我們同樣對孩子抱有極美好的憧憬,但育後,生活矛盾、競爭壓力等等隨之而來,我們開始質疑自己曾經美好的憧憬,漸漸放棄了孩子是很美好的、婚姻是很美好的夢想,甚至想要逃離。

迷茫努力由美

由美,如果單看她的成就是不應該被歸類為成長失敗組的,由美從小就是學霸,並不是天賦異稟,而是不服輸。

她從小就說自己不能輸,至少要與他人同等。她夢想是在出版社工作,畢業後投了20家出版社都落選,基於那份不服輸的幹勁,她一邊在營養所工作,一邊利用週末時間參加招聘會,最終被一家一流出版社招入麾下。

本來應該一直幸福下去才對,到了28歲時卻發出這樣的感慨:“我來這裡到底是為什麼?這麼辛苦是為什麼?”。

她根本就不知道她努力的意義是什麼,問起原因,她陷入了沉思,隨後說出身邊的人都結婚生子了,她還沒有。

由美會長成這般模樣並不出奇,由美的父親常年出差,可能一週都見不上一次面,父親的“一切以工作為重”的生活模式、生活態度在影響著由美,在幼年的時候,由美就認定了“工作很重要,沒有工作就沒有飯吃”。

仔細觀察一番,所講述的這8個孩子,都過著差不多的生活,不算太糟糕也不算太好。

上一期的3個孩子體現出的充實感,在這5個孩子身上一點都無法展現,其最重要的區別,不是目標明確與否,而是更根源的問題:人生的目標從何而來。

這5個孩子的人生目標,其共性是:狹隘的、來自他人身上的價值體現方式。

區別在於松屋、優子、小雄,是充分從生活中得到屬於自己的體驗感,自己去建立的人生生活目標,父母頂多是一個方向、榜樣的存在;

而直樹、由美、三重、早苗、真希,是被設定了人生目標,父母是他們的“命運”,再簡單點來說,這5個孩子,是為父母而活的,所體會到的僅僅也僅限於父母想給他們看到的人生。

前者是自我體驗的設定,後者是他人體驗的被設定,高下立判。

這裡面有一個涉及心理學的知識,每一個人都有三重世界;

現實世界理想世界過渡世界

現實世界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需要面對的一切;

理想世界是隻有我們自己的世界,這裡面我們是王,也可以稱之為想象世界;

過渡世界是家庭,以及重要他人。

家庭和重要他人的任務,就是幫孩子從理想世界過渡到現實世界裡,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其實都在做著這一點。

現實世界很殘酷,會讓我們受到打擊,而我們是否有能量去承受這份打擊,取決於那個過渡區間。

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剛學步的時候,如果跑太快孩子就會摔倒,孩子為什麼會跑太快呢?

因為在理想世界裡,他認為自己已經能“瞬移”,能到達自己想要去的任何地方;而現實卻是,他只是一個舉步維艱的孩子;此時父母的作用,就是讓他能重新認識自己、調整自己,以達到和現實世界共處的境界。

除去家庭,重要他人的概念是什麼?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經歷四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最終達到自我教育。

在學校裡,老師是大部分孩子的重要他人,幫助孩子吸收知識並且運用知識;而社會教育則涉及更多。

舉個例子,婚姻中的雙方互為重要他人。一開始我們是會對婚姻充滿美好想象的(理想世界),但現實存在種種打擊,而是否能在婚姻中感受到幸福,取決於雙方能否適時幫助對方從理想世界過渡到現實世界中。

這個過程,是幫助孩子走出自戀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這5個孩子是早年被滿足了那份自戀且無法走出那份自戀的存在。

過渡世界是決定了我們人生是否幸福的重要階段。那麼怎麼給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過渡世界?最起碼讓孩子不要在家庭教育上就開始渾噩人生?

實際上,一出生就處於條件完備的過渡世界的人很少,同樣處於極端不幸的人也不多,多

數而言我們是處於不那麼完善也不那麼不幸的中間階段。所以我們多數人的成長是充滿曲折性的。

時間關係,在下一期“曲折成長型”的內容中給大家分享,敬請期待!

我是淅淅爸,咱們下期見!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