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近日網上一條訊息,江蘇一位17歲叛逆男孩因不服母親管教,在激烈爭吵情緒失控下,與媽媽發生肢體衝突,導致媽媽死亡。在逃不久後被警方抓獲。

又一場讓人痛心的人間悲劇發生了,母親與孩子是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母親像一是棵大樹,想為自己的孩子遮風擋雨。結果卻被孩子傷害失去生命。我們無法指責孩子的錯誤行為,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什麼。更不能責怪孩子的媽媽,她是愛孩子的,當她在生命最後時刻看到衝動無情的兒子,對她做出的傷害行為,她的內心是多麼的悲傷和痛苦人,想想讓人忍不住一聲嘆息。

每個家庭都有孩子,每一個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懂事乖巧,特別讓父母省心。有的孩子性格暴躁,讓父母頭疼不已。

舉個例子,孩子六七歲的時候,有些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經常鬧脾氣,而自己也就慢慢對孩子越來越沒耐心了。有的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辱罵或是拳腳相加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小時無力反抗,只能在父母的武力下屈服。

如果孩子長期在這種暴力環境情況下成長,心裡會很壓抑,造成性格上的扭曲,就會在心裡怨恨而仇視父母。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別是男孩子逆反心理更強。隨著身體發育強壯,也有力量反抗父母了,孩子在父母的辱罵打壓下會離你的期望越來越遠,有意識的做一些讓父母生氣的行為,來報復父母。

而男孩的青春期似乎來的更加猛烈一些,所以有男孩的家庭,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我們就要為他們的青春期成長做好準備。

不可否認,很多父母都為如何管教孩子性格品行、學習問題而頭疼不已,有的孩子逃學和社會不良青年混在一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變成一觸即發的戰爭。父母和孩子的相處變成一種煎熬和相互折磨。

孩子的叛逆性格與兒童成長期有莫大關係,有句話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01 童年的關愛和陪伴

在孩子兒童期父母要用心的陪伴孩子。特別是媽媽,要用溫和的語氣與孩子說話,與孩子互動時,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切記打罵。孩子生氣執拗,做媽媽的要及時引導,分散孩子注意力。例如,媽媽故意說:“本來我要給你講聰明的小兔和狼的故事,看你鬧得這麼兇,我只好等幾天給你講了”。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會想我不聽話,媽媽不給我講故事了。孩子不傻,讓他自己明白亂髮脾氣是會吃虧的。下次他就會控制一下他的脾氣。

在孩子哭鬧後,不要孤立冷落孩子,拿出三塊糖,姐姐給兩塊,只給他一塊,並說:“姐姐今天表現的好,幫媽媽做家務,吃兩塊糖,弟弟表現的也很好,本來也該吃兩塊糖的,後來有點不聽話,只能吃一塊糖。明天弟弟要是表現的好,媽媽也會獎你兩塊糖,你要加油哦”。這樣即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也讓他反思自己的錯誤,而且他希望自己明天要表現的好,因為還有獎勵呢。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給予和滿足,更不是妥協和遷就。

02青春期的尊重與溝通

孩子到了十二歲以後,不再是無知的小孩,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知道了很多道理。他的身體已經逐漸長高,他的獨立意識逐漸變強,不喜歡被約束,不喜歡被說教,自尊心強特別要面子。如果我們還用哄小孩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遇到問題不能打罵指責,需要先聽孩子的意見。孩子的看法合理時,父母要給予肯定的讚許,如果孩子對問題的看法有所欠缺,父母要及時指出哪些地方需要進行改進修正,若孩子堅持按自己的方法,你要站在他的角度,幫他分析清楚,告訴他這樣做所帶來的隱患和嚴重後果。孩子知道了事情的利害關係,還是會很樂意接受父母的分析和看法的。

父母和孩子協商時說話語氣要理性溫和,切記不要高高在上,用命令的語氣。尊重孩子他才會遇事樂意與父母分享。語氣太重或斥責孩子,孩子就會對父母有牴觸情緒,封閉自己內心世界,遇事不會再和父母商量。

生活中常聽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聽話,我不知道他整天在想啥,對父母跟仇人似的”。

孩子不是突然和父母之間有心理隔閡的,原因大多是父母平常不尊重孩子所造成的後果。要和孩子做朋友,要懂他心中所想,孩子才願意接納你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03延時滿足

最後,談談孩子的延時滿足。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喜歡順著孩子。比如,孩子小時候無論想要什麼,家長立馬就滿足孩子。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會越來不知道珍惜所擁有的物品,還養成了壞習慣,一旦不滿足他就心生不滿。為了自己想要的某種東西,一次次和父母較量想讓父母妥協。根本不會感同身受的體諒父母的難處。受到這樣待遇的孩子,就會養成孩子驕傲的性格,暴躁的脾氣,這對孩子的將來的成長非常不利。

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裡。

這些血淋淋的教訓,就是因為孩子從小生活優越,父母對兒子是有求必應所養成的惡習,才導致孩子誤入歧途,毀了家庭更毀了孩子的一生。孩子小的時候,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對孩子果斷的說“不可以、不能、我不允許”。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開始對他“說不”時,他除了用哭鬧打滾,還有威脅父母的選項:離家出走、自殺、跳樓,甚至做出傷害父母危害社會的行為。

04抗挫折能力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要及時給予充足的關愛與理解。關愛和理解,是孩子面對挫折的內心力量,這種力量讓孩子內心堅定不彷徨、不迷茫。

在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正在經歷的事情,認同孩子出現的情緒。比如難過、無奈,感同身受地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及時安撫勸慰,竭盡全力的幫助他度過難關,讓孩子感受父母是他堅強的後盾。

有的父母,在孩子遭受挫折時,冷嘲熱諷的說:”我說不能那樣做,你偏不聽,活該!”孩子本來希望尋求父母幫助的,父母的這番話向刀一樣深深扎向孩子脆弱的心靈,擊潰孩子的意志,在心裡留下陰影。

挫折教育是讓孩子有勇氣面對困難的能力,而不是挖苦打壓扭曲孩子的心靈。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堅強、勇於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積極地採取措施去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將來才能迎接人生風雨,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小的時候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陪伴。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實時引導,為孩子過度青春期打下良好的品格。青春期時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須在情感上給予支援,而不是打擊否定。父母應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樂觀向上,遇事不退縮、面對困難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才能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

1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當高需求寶寶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