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誰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可能第一個出現在大家腦海裡的就是愛恩斯坦

作為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家之一,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可以說數不勝數,比如創立了狹義相對論,提出了光子假設理論證實了光電效應,協助研製出了原子彈終結了世界大戰。

但實際上,愛恩斯坦小時候並不聰明,之所以後來能為人類科學界做出那麼多超前的理論貢獻,很大程度上來說,都歸功於他對自己大腦潛能的不斷開發。

但是,這是真的嗎?

就像我們有理由相信,小時候華盛頓沒砍過櫻桃樹一樣,這很有可能是營銷專家們的精心宣傳,愛恩斯坦本身就足夠聰明,這才慢慢成長為曠世奇才。

不過,有一個觀點,卻是無人可以反駁或質疑的。

那就是,孩子小時候的大腦訓練,對孩子變“聰明”真的有用。

在大腦訓練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大腦是什麼。

大腦由端腦與間腦組成,是中樞神經中最大最複雜的結構,也是最高部位。它是調節機體功能的器官,也是意識、精神、語言、學習、記憶、智慧等高階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

對嬰兒來說,大腦從胚胎時期開始發育,出生時已重達350〜 400克,是成人腦重的25% 。此後第一年,內腦重增長最快,6個月時已達700〜800克,12個月時,已達800〜900克體重; 24個月時,增加到1 050〜1 150克; 36個月時,腦重已接近成人的腦重範圍;此後發育速度變慢,15歲才達到成人水平。

前面說的是,大腦的外部結構。現在,我們開始接近我們的目的了——大腦的內部法則。

大腦是無數神經元組成的。

神經元具有一個包含著細胞核的細胞體,還具有特殊的能力:它們能透過一端叫作樹突的纖維與其他細胞相聯絡。樹突接受來自其他細胞的資訊。在另一端,神經元有一段長長的伸展部分稱為軸突,,它是神經元負責給其他神經元傳輸資訊的部分。神經元之間並沒有實際接觸。神經元透過化學信使神經遞質穿過細胞之間的突觸來傳遞資訊。

簡單點說,我們的思維過程就是大腦中神經元彼此連線的過程。

神經元連線的越有效,我們就越聰明。

有效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就是說,神經元不是越多越好。

就像一個果農,為了增強果樹生命力,他需要修剪多餘的樹枝。大腦發展在一定意義上也是透過“去掉” 多餘的神經元,來增強相應的能力。

隨著嬰兒在世界上經驗的增加,那些沒有與其他神經元相互連線的神經元就會變得多餘。它們最終會逐漸消失,提高神經系統的運作效率。

因此,我們訓練大腦的目的就是,增加必要的神經元,刪去不必要的神經元。

在發展心理學界,有著這樣一條共識。在生命的前幾年,大腦可塑性是非常強,進一步說,嬰兒的感覺經歷既影響個體神經元的大小,也影響神經元之間的連線。與那些在豐富環境中撫養的嬰兒相比,在受到嚴重限制的環境中撫養的嬰兒其大腦的結構和重量都不太相同。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孩子獲得一個最強大腦,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他0-3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幫助孩子完成“雕刻”大腦這一創造性工作。

如何完成這項“藝術創舉”呢?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哦,不是我的,我的建議無足輕重。

但聽聽世界級權威“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總是不會錯的。

1、鼓勵孩子玩可以提高創造力的遊戲,比如搭建或繪畫。為孩子提供在遊戲中學習的時間和工具。

2、時刻留意孩子的情緒。當孩子高興或者低落時,對此做出反應。既要支援鼓勵孩子,又要有恰當的規矩。但是不要打罵孩子,要給孩子持續的指導。

3、給孩子溫暖的、身體上的接觸,不如擁抱、親吻等,讓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幸福。

4在孩子進行穿衣、洗澡、吃飯、玩耍、散步等活動時,給他唱歌或者跟他聊天,就像跟成人聊天一樣。不要用“嗯”之類的語氣詞回答孩子,因為這可能讓孩子覺得你並沒有在聽她說話。與此相反,你要在孩子所用片語的基礎上擴充套件成句。

5、如果你會說其他語言,可以在家裡說。

6、給孩子介紹一些樂器,音樂技能可以影響孩子的數學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孩子播放平緩旋律優美的音樂。

7、每天單獨與孩子相處一些時間。

8、每天讓孩子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些決定,比如吃花生醬還是乳酪,穿什麼顏色衣服。

9、為孩子安排一些離開家的社交經歷,比如去託兒所、到遊戲場上與其他孩子交流

經常誇孩子,比如,你玩的很棒。

10、確保孩子的其他看護者也能自始自終地疼愛孩子。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吼孩子是一種病,得治!”記住這個法則,讓你時刻母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