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之於孩子,就像土壤之於小苗,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化作孩子的精神生命!

作家珍妮·艾裡姆曾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紙,他要透過不斷的和世界發生碰撞,才能探知事物的邊界,總結成自身的經驗。

但這讓很多父母很暴躁,抓狂,而家庭教育就在這樣的狀態展開了。

每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無意中觸犯了家庭教育大忌,直到青春期問題才開始爆發,回過頭才發現,已經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了很遠。

下面家庭教育的大忌,看看你踩中了幾點?

01

溺愛,毒性很大傷人不淺!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溺愛他!

有一個詞叫“慈母多敗兒”,父母愛孩子失去了原則,孩子也就沒有了底線!還有一個詞“慣子如殺子”,父母越是嬌慣孩子,孩子就越沒出息。

而比沒出息更可怕的是,還可能會養出個社會的“敗類”,家庭的“悲劇”!

2018年《政治與法》頻道播出了內蒙古的朱某殘忍殺害養母的案例,這位老婦人對養子的寵愛遠超過自己的親生女兒,只要朱某想要的東西,都儘量滿足,如果沒有滿足,就會把媽媽推到在地拳打腳踢。

朱某漸漸變得自私自利,冷漠,不知道感恩,即使進入了工作單位,也沒法融入集體,在外面把錢花光回到了家,養母嘮叨了幾句,結果朱某極其殘忍的殺害了母親。

血淋淋的案例,這就是“溺愛”餵養出的孩子。

最終,害了所有人!

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不會吝嗇,但一定要有度,有節,有方法!

孩子終將會遠離父母走向社會,他的成長,父母替代不了。

02

嘮叨,激起孩子的逆反心

心理學有個現象叫做“超限效應”,它是指因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父母對孩子的嘮叨就屬於超限效應的典型表現。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嘮叨是蒼白無力的,反而是在消磨孩子的耐心,給孩子製造精神上的噪音,而這會讓孩子越來越感到厭惡,最終激化矛盾,損害親子關係。

有很多父母會發現一個現象,感覺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你讓他做什麼,他偏不那麼做。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有的不會爆發,有的到了青春期便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逃避父母的嘮叨,他們便本能的開啟了自我防禦機制,很多父母就會看到孩子撒謊,暴躁,甚至開始封閉。

當孩子的內心開始構築起防禦嘮叨的屏障時,我們和孩子就幾乎喪失了有效溝通,喪失了影響孩子的機會。

學會把嘮叨變成和孩子有來有往的聊,這才有意義,有營養。

03

吵架,損傷孩子的安全感!

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形容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經常有家長諮詢中會說:“我要不是為了孩子,早都和他離婚了。”結果呢?在生活中戰火不斷,彼此傷害,而這會讓孩子變得恐懼、自卑、暴躁、甚至不尊重父母,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有些恐婚族甚至表示,“不想重複父母婚姻的悲劇。”

有一位媽媽前來諮詢,自己婚姻狀況一團糟,經常因為孩子的事情爆發衝突,在一次嚴重的衝突過後,父親提出離婚,孩子跪地痛苦哀求爸爸:“求求你們,不要離婚!”而從那一次過後,孩子開始抑鬱,割腕,跳樓,逐漸在喪失幸福感、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孩子,便已放棄了生的意願。

每個孩子都期望父母恩愛,只有愛在夫妻間流動,才會向下傳遞給孩子,他才能獲得安全感、幸福感和歸屬感,這是父母能給到孩子最好的禮物。

04

比較,沖垮孩子的自信心!

但正如作家劉墉說的:“那些生活在被父母比來比去陰影裡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體會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賞。他們的內心就像一片貧瘠荒涼的土地,缺乏原本屬於一個孩子的生機和活力。”

有調查顯示:83.4%的受訪家長,都曾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過比較。

小孩子比誰學的東西多;

進了學校比誰的成績好;

工作了比誰的工資高,待遇好。

父母總喜歡拿“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家的孩子,看到的永遠是別人家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自家孩子身上的缺點。

如果問你自己的孩子的“敵人”是誰?很可能的回答是“別人家的孩子”吧?

在對比中,孩子會逐漸的喪失自信,變得自卑,因為他永遠無法超越所有人。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父母正確的做法是,幫助孩子活出自己的意願,這是對孩子最大的認同和鼓勵。

孩子是因為相信了才會變的優秀,而不是優秀了才去相信他。

相信孩子,靜待花開。

05

打罵,損傷孩子自尊心!

很多父母振振有詞的說: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不打不成才,我們小的時候誰不是被打大的?”

前幾個月,武漢的一名初中男生,被媽媽扇了兩耳光後跳樓身亡,媽媽不把兒子當人看,孩子也不想屈辱的活著。

李玫瑾老師說:成年人給了他什麼,他就回報給成人什麼。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不僅透支了對父母的信任,孩子還會變的暴躁,易怒,甚至有一天會用父母的方式來對他人。

在心理層面上,孩子也會變的脆弱,自卑,疏遠父母,遇事不敢和父母商量,內心越來越孤獨。

弗洛伊德曾說:“未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它們只是被活埋,並將在未來以更加醜陋的方式湧現出來。每個沒有在原生家庭好好對待的小孩,都會在自己有選擇權的婚姻愛情上暴露自己的最真實的一面。”

打罵是以暴制暴,恐懼感會讓孩子暫時聽話,但內在很“窩火”。

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孩子,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只有父母的不斷成長,才能匹配孩子的優秀。

一起加油、共勉。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準媽媽不宜多吃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