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你的孩子長大後有多麼叛逆和頹廢,那麼他的童年就有多麼孤獨和無力。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男孩兒小N今年高三了,開始厭倦上學,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父母很著急,在學校附近租房做陪讀,然而孩子依然很懈怠,每天都應付性地上學和下學,拒絕和父母交流。媽媽焦慮地大聲訓斥:我為了你,跟你住在這裡,家也不回,天天伺候你洗衣服做飯;為了你,省吃儉用,捨不得給自己花錢。為什麼,你一點都不爭氣,不能讓我省省心?

小N冷漠地看著媽媽說:我不需要你陪讀,不需要你照顧我。

說完就冷漠地回到房間,把門關上。媽媽眼淚直流,心裡憋屈地直髮抖。媽媽說這種場景已經很多次了,她每次試圖和孩子溝通,孩子每次也麻木而冷漠地迴應,他根本不想聽媽媽說話。

後來媽媽實在受不了,跟我說:我真不知該怎麼辦了,我一想到他冷漠的表情,不迴應的態度,就急的渾身發抖。馬上要高考了,他怎麼變成這樣?

為了進一步瞭解真相,我問了媽媽幾個問題?

第一、你和孩子的父親關係怎麼樣?

她說:一直都不好。我們當年為了結婚而結婚,然後就有了孩子,經常為一點小事爭執不斷。可是為了孩子,我和他勉強維持著婚姻。

第二、平常經常和孩子說,“我為了你”的話嗎?

她說,是的!我為了孩子付出了好多。不敢離婚,沒法出去工作,天天早起晚睡的。他就是不領情,一點都不懂得感恩。說到這裡,她眼睛裡滲出了淚水,卻又強忍了回去。

第三、每次你在孩子面前發洩這些情緒的時候,孩子什麼反應?

她說:他小的時候,我一說,他就聽,他怕我生氣。可是現在,我一說,他卻特別冷漠,不讓我管他。

第四、你對他的學習態度很緊張,如果他考不上理想的好大學,會怎樣?

她說:特別緊張,萬一考不上,以後就沒啥前途了,社會壓力多大啊,考學太關鍵了,我不敢想他考不上怎麼辦。只要看到他的學習成績下降了,我就特別緊張,還跟他發火。

幾個問題,暴露出了這幾個資訊:

1、媽媽不幸福的婚姻關係,被孩子承擔了很多。

在孩子的心裡面,父母是自己的全部世界,如果父母生活很糟糕,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孩子會有恐慌感,他們害怕爸爸媽媽離開自己和不喜歡自己。在恐慌感裡孩子會自動防禦,要麼討好父母,做出很懂事的樣子來,成了家裡的“小大人”。或者冷漠地迴應,覺得那是他們的事,跟自己無關,想把自己摘出到家庭之外。

相比這些更讓孩子有壓力的事情是,大人把自己不敢離婚,不敢承擔離婚結果的壓力推到孩子身上,並因此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和學習,要求孩子理解自己。於是孩子會覺得大人的幸福和自己有很大關係。這種現象不僅會讓孩子對學習分心,精力不集中。還會讓孩子長大後覺得婚姻不可靠,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親密關係。

2、大人隨口一句“我都是為了你”,背後是大人對孩子付出和交換的要求,讓孩子倍感壓力,無力承擔。

大人隨口一問“我都是為了你”的時候,很多時候是自己無法把控生活的無力宣洩,甚至會是一種交換的要求。這樣的話聽的多了,孩子會被無形地綁架,掙脫不開,他們會很害怕聽到這句話,因為害怕所以迴避。

其實在他們的心裡是另一個聲音:媽,我不想你為了我付出這麼多,我承擔不起,我無能為力。可他卻不知怎麼表達出來,因為這種表達也是無能為力的,在孩子的記憶中,每次孩子想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時,都會被大人以“我是愛你的,你要懂事”這類聽上去沒錯,卻拒絕傾聽的態度敷衍回去。尤其在情緒失控的媽媽面前,孩子也聽不到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索性就回避不談。

3、家長對孩子過度擔心和過於緊張,會讓孩子害怕面對自己可能出現的結果。

一個孩子和我說過一句話:我每次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想最好的結果。但是每次在做的過程中,又以最糟糕的情緒去迴應。

後來進一步瞭解,在他很小的時候,會很用心地學習,準備每一次考試。可是到最後要麼考不好,要麼考好了還是達不到爸媽期待的結果。於是他特別害怕失敗,就給自己定特別高的目標,期待透過自己的努力越來越接近想要的目標。可是越快出現結果時,就越害怕失敗的結果出現,情緒就越糟糕。久而久之,他的糟糕情緒就成了他的自我保護行為。迴避父母詢問他學習情況,還會在父母面前表現出來一副厭煩學習的態度來。

另外父母過於緊張的情緒反應,會讓孩子本能地害怕,也更擔心自己做不好,不敢信任自己,不敢承擔結果。所以很多人看到一個孩子的懈怠狀態,背後卻是孩子獨自承受的迷茫和無助。

瞭解到這些資訊後,作為家長該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1、把“我都是為了你”,改成“孩子,你只為自己負責就好,媽媽會一直陪伴你。”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爸媽的語氣要平靜放鬆,沒有指責和要求,在引導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的同時,也要學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也是在幫孩子建立信心。每個家長都是孩子的榜樣,你現在的處事方式就是孩子以後的處事方式,這個過程沒有捷徑。

2、如果父母自己的婚姻關係很糟糕,不可讓孩子替你承擔。讓孩子承擔太多,孩子會因為過度懂事,而丟失了自己的真實感覺,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的情緒。

每個大人都能為自己的婚姻負責,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無論雙方選擇繼續一起生活下去,還是選擇各自離開,都不會缺乏對孩子的愛,依然呵護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感覺到無論爸爸媽媽是否在一起,並不影響他們自己的幸福,也不會缺乏給我的愛與支援。

3、把對孩子過多的要求,變成耐心的陪伴和正向的鼓勵。透過孩子去訓練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學習的壓力已經很大,他們都特別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大人眼裡的好孩子。

如果孩子學習遇到瓶頸期,要幫孩子找原因,再一起想辦法,讓孩子心裡踏實和安全。因為阻擋孩子前行的不是事情的結果本事,而是大人的偏見,失敗後出現不安恐慌感覺,以及努力後又失去的無助無力感。這時,爸媽不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難關,不去挺孩子,還有誰能夠幫孩子呢?

大人要向孩子表達出來:孩子,如果結果不如期待的樣子,那一定意味著我們需要進一步認識自己的不足,不怕,無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會陪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努力哦!這樣讓孩子更踏實地在探索中前行。

希望每位家長透過孩子去學習,建立自己的獨立心和責任心。而不是把要求包裝成愛,把自己無力的恐慌感透過孩子去發洩。你現在的樣子,很有可能是孩子未來的樣子,你的行為孩子正在學習,這個世界上沒有糟糕的孩子!

11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如何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