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程美好教育科學研究院董麗燕副院長認為,閱讀對一個人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至關重要。
閱讀量使孩子在人生觀、世界觀、知識面、感知力、求知慾、思考力、表達能力的形成以及處理問題的方面等方面,都顯現出明顯的優勢。
而早期閱讀則被稱為“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
在孩子3-6歲這個階段,正是大腦處於像海綿一樣不斷汲取知識的階段。
孩子此時吸收得越多,孩子越是對閱讀感興趣,孩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等越是容易得到鍛鍊。
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奠定堅不可摧的基礎,所以說,3-6歲正是閱讀的“黃金期”
耶魯大學更是有一項研究表明,閱讀能夠啟用孩子們的神經系統,神經網路以及它的連線。
那麼在3-6歲這個黃金階段,最適合孩子閱讀的是哪一類的書籍呢?
濰坊高新區欣誠幼兒園園長張桂霞說,這4類書籍,聰明的家長一定不能錯過。
第一類:行為習慣類孩子在3-6歲的時候正是孩子處在一個從“以自我為中心”向“社會化”過渡的階段。
孩子的行為習慣正是處於一個需要修正、規範的狀態中。
而此時孩子的閱讀特點是重點看圖,孩子會更願意嘗試瞭解圖畫的含義,觀察圖畫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背景。
所以行為習慣類的繪本就是起到了一個“榜樣”的作用,可以引領著孩子,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知道了如何和小朋友相處,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
而且行為習慣類的繪本都會非常的生活化,非常貼近生活,所以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會有親切感,容易沉浸其中。
第二類:安全教育生活中,有很多的溫暖與善意,但是也有很多的危險,家長不可能一整天寸步不離地守在孩子身邊。
所以,園長說,家長給孩子選擇的繪本中,一定要有安全教育類的,要讓孩子知道規避危險。
比如要知道不能把藥當糖吃、不能往鼻子裡塞東西;在家裡,要知道電器不能當玩具、工具不能隨便玩,不要攀爬陽臺;
在外面,要知道不跟陌生人走、家裡秘密不能說 、颳風時遠離不安全建築物;
還有就是要不可以和小朋友親親,知道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樣的。
如果家長只是在口頭上告訴孩子要警惕,孩子一來可能不理解自己具體應該怎麼做,二來不知道到底有怎樣的危險性。
所以孩子未必能夠記住家長的話。
但是帶著孩子看繪本,孩子就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到底有多危險,以及應當如何規避。
第三類:英語繪本園長說,想讓孩子說好英語,那麼書單裡少不了的一類,一定是要英語繪本。
讓孩子從小就接受英語的薰陶,怎樣孩子才能有語感,以後學習英語的時候才能不費勁。
而且TED的著名演講《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嬰兒的天才語言能力)中,華盛頓大學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所副主任、言語聽覺學教授帕特里夏·庫爾(Patricia Kuhl)也明確表示,0-7歲是孩子們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錯過這段時期,孩子在想要學習一門語言,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也就是說,同樣是學習7年的英語,0-7歲學的效果一定是要比7-14歲學效果要好。
第四類:科普繪本孩子在3-6歲的時候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事。
所以在給孩子看的書單中,一定要有科普類的書籍。
這樣孩子可以從書本中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對世界有 更多的瞭解,有更豐富的知識,更寬闊的眼界,同時,孩子也會因為書能夠解答自己的疑問而愛上讀書。
一舉兩得。
杜江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就是一個從小看科普書長大的孩子,所以在還不到4歲的時候就知道太陽不是紅色是黃色,知道飛機可以飛在天上,是因為它有噴射引擎,知道地球自轉的知識。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