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長輩指著照片對你說,“看,這就是你,剛出生的時候就有7斤重”、“這是第一次扶著你走路”、“這是你第一次拿勺子”…….自己也會感覺“這就是我,我確實經歷過”。但如果仔細回憶會發現,除了別人告訴你的這些事情外,嬰幼兒時期的其他事情都完全想不起來。研究發現,成年人當中普遍存在無法回憶起嬰幼兒時期經歷的情況,一項調查顯示在206名受訪者中僅1人能夠記起1-2歲的事情,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依德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兒童記憶缺失症”。
就是因為“兒童記憶缺失症”的存在,讓很多家長對孩子嬰幼兒時期的照顧和態度變得尤為隨意。然而研究表明,0~3歲的嬰幼兒不僅擁有記憶,這段記憶還將對寶寶的未來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0~3歲的嬰兒是如何記東西的?很多人以為嬰兒只知道吃了睡,沒什麼記性,但其實他們同樣在不斷地向腦內儲存資訊,只不過記憶方式與成年人不同。近些年的研究發現,人類個體記憶的發生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胎兒末期。
嬰兒的記憶方式按照記憶內容劃分,可分為情緒記憶、動作記憶、表象記憶及詞語記憶。在孩子12個月之前,嬰兒的記憶主要是情緒記憶和動作記憶。這個階段嬰兒適應環境的主導方式是感知動作,而與生俱來的各種情緒就是他們適應環境的“心理承擔者”。因此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他們的記憶便以情緒記憶和動作記憶為主導。在12個月後,感知動作活動開始化為表象,並有了一定的符號表徵功能;嬰兒開始逐漸掌握詞彙和母語的基本用法,並能與人進行一些簡單的語言交流,於是,這一階段的記憶水平便提升到表象記憶和詞語記憶為主導的水平[1]。
人們將幼兒的記憶特點歸類為有意識記憶弱而無意識記憶強,相較而言,直觀、形象、具體的畫面更能讓幼兒記憶清晰。由於這種記憶方式不需要語言符號的轉換,因此也不會受到語言能力發育的影響,當相同或類似的場景、動作、環境、色彩等再現時,嬰兒就會產生相應的印象並做出反應。
是誰抹去了我們的記憶?雖然嬰幼兒期被證實了有記憶存在,但很多成年人都無法回憶起三歲之前發生的事情,實際上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在7歲時兒童對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就會基本消失,到底是誰動了我們的記憶?
經過長期的不斷摸索,目前有三種假說可以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第一種假說來自於佛洛依德的理論,他認為人們並非真正忘記了這些事情,而是由於個體對性及攻擊衝動的壓抑,早期記憶成為了我們的潛意識,被阻斷在了成人意識之外。第二種假說是神經源性假說,假說指出嬰兒在出生後,大腦皮層和與記憶有關的海馬區仍在持續發育,大腦皮層不斷形成新的突觸和髓鞘,海馬區也會形成新的神經元。新神經元的形成會影響現有記憶,重構海馬區的迴路,因此在大腦發育期的記憶會被不斷地被抹去。第三種假說是嬰幼兒記憶缺失是由於資訊的編碼、儲存和/或檢索失敗造成的,為了支援這一假說,人們用“提醒療法”在人類和齧齒類動物身上進行了實驗,發現該療法能夠恢復早年獲得的記憶,從而證實記憶缺失是由於檢索失敗造成的[2]。
雖然以上三種假說都有各自的依據,但是對於記憶缺失現象依然有無法解釋的謎團。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雖然嬰幼兒能夠產生記憶,但是這部分記憶無法長久維持,而由於記憶機制的複雜性,目前我們也很難找回這部分記憶。
丟失的記憶與天性的形成嬰幼兒的記憶可以說是被遺忘的最徹底的,然而水過留痕,它固然無法長久存在,但誰也不能忽視它對未來的影響,而很多人們認為的“天性”,就可能是在遺忘了具體事件後留下的清晰感知。當我們在遇到類似事情時,這種被認為是潛意識或習慣的感覺就會發揮作用,引導我們的行為和選擇,而由於我們無法為這種引導找到合適的理由,就會把它歸類為“天性如此”。
因此,對於某些持“反正孩子早晚會忘記”想法的家長,如果在平時不注意對孩子的動作或態度,而是寄希望於成長過程中嬰幼兒記憶的自然遺忘,就很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天性缺陷。此類缺陷大多以性格孤僻、遮掩逃避問題、莫名的恐懼、強烈的不安全感為表現,且若在這一時期遭受過多的暴力或冷暴力,就可能導致難以彌合的親子關係。
所以對於有小寶寶的家庭,家長不要因為他小、他聽不懂、他不記得而對某些不當行為或態度不在意,也儘量不要在嬰兒面前爭吵發脾氣,或因“反正孩子不會記得”而粗暴對待他們。一個溫馨有安全感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天性養成至關重要,且不說3歲前的記憶會持續到7歲,即使未來忘卻了這部分記憶,形成的性格與感覺也會常伴終身。
參考文獻
[1] 佚名. 心理諮詢師:基礎知識[M]// 心理諮詢師. 基礎知識. 2005.
[2] Tsung-Chih T , Chiung-Chun H , Kuei-Sen H . Infantile Amnesia Is Related to Developmental Immaturity of the Maintenance Mechanisms for Long-Term Potentiation[J]. Molecular Neurobiolog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