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寒流襲來,氣溫可以說是急劇下降,從原本的兩位數一下到了個位數、甚至零下,大人們都紛紛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羽絨服,裹得那叫一個嚴實。而相對大人來說更加嬌嫩的小孩,也是被家長裹成了一個個小企鵝。
不過給孩子穿太多其實也不好,因為小孩子本來就愛跑,一會就會發熱、出汗,穿太多反而不利於孩子散熱,但是穿的少孩子又容易著涼感冒。那我們當家長的應該怎麼判斷孩子穿得多少是否合適呢?
其實也很簡單,首先就是“看”!如果看到孩子流鼻涕、打噴嚏,那麼就是給孩子穿的有點少,可以適當加一些衣服;要是孩子小臉紅彤彤的,而頭上還冒汗、拉扯衣服,那就說明孩子穿的有點多,需要適當脫一件。
然後就是“摸”!家長在不知道自己給孩子穿的衣服多少時,可以摸摸孩子的後背。如果孩子的後背有出汗的現象,就表明孩子穿的有點多,需要減衣服;反之沒如果孩子後背有點涼,那就需要加衣服了。
那麼,我們當家長的應該怎樣給孩子穿衣服,才能讓孩子感到舒適又溫暖呢?
我個人覺得“洋蔥式穿衣”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洋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切來裡面是一層一層,每一層都有著獨自的作用。
那麼我們在孩子穿衣服也可以效仿一下,在最裡面給孩子穿上一層柔軟親膚、透氣性好的貼身衣物。而中間層,我們就可以給孩子穿羊毛衫、衛衣、馬甲等保暖性和吸溼性都比較好的衣服,褲子則可以選擇毛褲或者抓絨的褲子。最外層則需要給孩子準備一些能夠防風、防水、透氣性比較好的外套,這樣能幫助孩子抵禦外界寒冷的空氣。
當然,除了這些,帽子、圍巾以及手套也是孩子們的必需裝備,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減少熱量的散失,更加保暖!
如果是小月齡的寶寶,建議家長們在外出的時候,在最外面再給寶寶裹上一層毯子,進入室內還要及時去掉,防止寶寶受涼或太熱。
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分析,不過遵循上面幾點來做,我個人覺得還是不會出什麼差錯的,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判斷給孩子穿的多少,不妨按照我說的方法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