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多數父母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很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越是父母禁止做的事情,孩 子越是要去做。這些表況讓父母很是頭疼,但又無可奈何。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就需要你母抓住問題的關鍵:孩子為什麼要這要做?

有些時候,父母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 子上學之後就不再是之前的乖寶寶了,經常跟自已唱反調。父母不准他看電視,他偏要看 :父母不准他玩手機:他偏要玩,父母不准他太晚睡覺,他偏要熬夜很久。最後在父母的雷霆大怒下,孩 子才會不情願地去做父母口中的事情。這便是父母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到孩子逆著你來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父母首先要思考的是,為什麼自已總是要在孩子的世界中當一個控制者,而不是一個守望者呢?如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明白這個道理,孩子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了。孩子的心理發展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心裡很多時候就是在優越感和自卑感中徘徊,好像是蹺蹺板的兩端,而父母的愛決定了哪一端會重一點兒。如果父母在適當的時候去鼓勵孩子,就會讓孩子更加自信的面對生活和新奇的事物,如果父母不斷的打擊和禁止孩子做事,孩子會覺得他總是在犯錯,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孩 子的自卑心理。

菜市場中,小明總是要爬高踩低,當爸爸在熟食櫃中買吃食的時候,小明總是要爸爸把自已抱起來看看。超市裡也有其他小朋友,他們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無理要求,但是他們的父母會讓他們好好待著不要胡鬧。可是小明的爸爸呢?他把小明高高舉了起來,讓他看著高層櫃子裡擺放著的雞腿和雞翅,然後在小明的驚呼中把小明放下來,笑著對小明說:“你如果好好吃飯,堅持鍛鍊,就能長得高高的,就能自已看到了。以後還能看到更高的地方呢,所要要加油啊。”爸爸的一番話被小明記在了心裡,於是在接下來的菜市場之行中,小明總是踮著腳尖扶著櫃子,然後對爸爸說道:“快看,爸爸,我長高了一些呢!上次我還看不到這麼主的地方,現在我都能看到一些了。”

如果父母一味地禁止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而不去理解孩子的心理動機,也沒有讓孩子明白你的想法,孩子肯定不會聽你的。父母是不可能限制孩子的生活的,他們屬於他們自已,也屬於這個世界。面對很多事情,父母要讓自已成為一個引導人,引導孩子去做,和孩子定下規距,當孩子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事前講好時間和做事情的程度,等到孩子慢慢習慣了一件事情的進度,就會漸漸養成習慣。很多東西是可以讓孩子去接觸的,就好像硬幣有正反面一樣,作用是積有還是消極,完全掌握在父母手裡。和孩子一起定下規矩,告訴孩 子某些行為的後果,而不是一味的禁止,這樣孩子會感受到被尊重,還能養成自律的習慣。

和孩子保持始終親密關係的秘密,就是在父母必須真誠,要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你的關心,而不要總是想著去控制孩子,也不要擔心其他人怎麼看你。為此,父母首先要做的恰恰是管理好自已,因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大多數都來源於父母。如果父母天天讀書,學習,孩 子又怎麼會不努力?如果父母每日玩手機,打遊戲,孩 子又怎麼會是一個自律的孩 子的呢?要知道,你嘮叨一句,不如一個榜樣有用。

為人父母,是一場生命的修行,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帶給孩子深遠的影響,而孩子則會讓你的生命變得更加完整。當父母自已做好了一切,孩子身上的許多問題自然會消失。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了家長怎麼辦?小兒發熱常用退燒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