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家長們最辛苦的一年,但是也是家長們看著孩子成長最快的一年,從抬頭到翻身,從坐到爬,從咿咿呀呀到開始叫爸爸媽媽,寶寶們似乎每天都在給家長們驚喜。

媽媽們總在一些不經意的瞬間,發現寶寶似乎又長大了一點。

其中最讓家長欣慰的,莫過於孩子學會走路了,這個過程,也是寶寶最開心的過程,記得我家寶寶從桌沿邁出小腳,獨立走到我面前的那一刻,激動地朝我肩膀咬了一口,畫面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不過,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運動能力不斷累積的過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寶寶們邁出第一步是心情是怎麼樣的呢?

最近一位“最慫”學步寶寶火遍網路,寶寶的動作讓網友們笑翻了。

只見寶寶站在小床上,兩隻小腳丫一前一後,緊緊地踩在床上。想著馬上要往前走了,內心激動,雙手不斷地顫抖,甚至帶動整個人包括面部的肌肉都一起顫動起來,緊張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寶寶顫抖著醞釀了很久,正當大家看著顫抖的孩子想著他什麼時候能夠邁出一步的時候,寶貝的腳丫卻因為無法負荷寶寶“沉重”的身軀,平衡能力最終耗盡,寶寶直接向後倒去,第一次邁步行動宣告失敗。

看到這個畫面網友們都笑噴了,戲稱: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最後還是一步都沒走啊。

不得不說,這個寶寶算是非常謹慎的了,顫抖了這麼久都沒有邁出自己的步伐。

不過,寶寶在遲遲不敢邁出一步的過程中,看起來很“慫”,其實是寶寶的小腦袋在思考如何控制平衡,不讓自己跌倒,先邁哪隻腳才會走的更穩的過程,也是寶寶前庭平衡能力在發展的過程。

崔玉濤醫生提到,孩子的“站”、“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孩子的大運動發育水到渠成的過程。

許多家長早早開始就每天扶著孩子走,希望孩子可以早點學會走路,但是忽視孩子的發育規律,過早讓孩子學走路,反而可能會造成骨骼的損傷。

寶寶學步的規律

寶寶學走路的過程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

9-10個月開始,扶著物品站立

多數孩子9-10個月開始,會嘗試扶著東西站起來,比如爬到桌邊,扶著桌腳站起來,或者爬到沙發旁,扶著沙發站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左右搖晃,站起來又不知道該怎麼坐下去,甚至因此摔跤哇哇大哭,等寶寶的雙腿力量逐漸變強之後,寶寶就可以穩穩地扶著站立了。

11-12個月,扶著物品邁步

寶寶學會扶著物品站立起來後,就不滿足於站立不動,而是嘗試自己扶著東西慢慢走,甚至繞著茶几或者沙發轉圈圈,這對寶寶來說是非常新奇的體驗。

這是家長可以不用牽著寶寶到處走,還是在保證孩子周圍環境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探索。

獨站到獨走

隨著寶寶足部力量的增強,平衡能力的增加,寶寶會嘗試不扶物品獨自站一會,這時家長可以偶爾帶寶寶做做平衡遊戲,比如幫助寶寶站起來然後記錄寶寶保持平衡的時間,並及時表揚寶寶。

寶寶會平衡後,就會開始嘗試自己邁步,雖然寶寶的腳會晃動甚至搖搖欲墜,但是多數寶寶會在短時間內連續走上好幾步。

寶寶學走路時家長可以做什麼環境允許的情況下讓寶寶光腳學走路

夏天天氣炎熱,或者冬天家中暖氣比較足的環境下,家中可以不給寶寶穿鞋或者襪子,醫生表示,學步時讓寶寶腳掌踏踏實實地貼在地面上,感受身體的重力,和地面直接接觸的感覺,更有利於孩子的感受、學習、協調和平衡。

如果天氣比較冷,可以給孩子選軟底、透氣好有防滑設計的鞋子,讓寶寶腳趾可以抓地,幫助寶寶更好地站穩和學步。

多鼓勵和肯定、不強迫

寶寶在學步時,需要家長給予鼓勵和肯定,寶寶內心充滿安全感,會更勇敢地邁步。

家長可以站在離寶寶幾步遠的地方,張開雙臂,鼓勵寶寶朝自己走來,如果寶寶做到了要及時表揚。

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有差異,有的寶寶學步早,有的則比較晚,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寶寶在9-18個月學會走路都屬於正常情況。

所以如果寶寶在1歲還沒有學會走路,家長也不用著急,可以引導寶寶多爬一爬,等寶寶身體條件具備,自然就學會走路了。

1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媽媽,想吃冰淇淋",6歲女童自曝沒吃過冰淇淋,母親解釋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