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2200字

閱讀時長:約6分鐘

心理學家卡爾•皮克哈特曾經說過:“孩子之所以會缺乏自信,是因為他們害怕在失敗後讓周圍的人所失望。這對孩子將來獲得成功來說具有不小的阻礙。”

家長們總是望子成龍的,因此也常常對孩子報以很大的期望,有的家長用激勵教育法鼓勵孩子,有的家長用打擊教育法督促孩子,試圖用言語來改變孩子的狀態,但實際上這兩種方法都在無形之中帶給孩子壓力,影響孩子的正常發揮。

每個人在上小學的時候,應該都寫過一篇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夢想》。當時,語文老師說了一句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她說這篇文章也是她上小學的時候寫的。她當時寫的是要當一名語文教師。後來,她真的實現了這一夢想。

一個名叫程強的男孩,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見證了空降兵的救援過程,於是他就舉著“我長大了要當一名空降兵”的橫幅。十幾年後,他也真的成為了一名空降兵。

這種實現童年願望的過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證預言”。在人們的生活中自證預言被運用在各個地方,許多家長也用自證預言教育孩子,那麼,所謂的自證預言到底是什麼呢?

自證預言: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接近和爭取我們理想中的狀態。一個清晰的目標,一句真誠的肯定,都會讓我們朝著目標不斷努力,而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不抱以希望,缺乏信心,就很容易陷入墮落的深淵。成功或失敗的程度取決於你的信心和意志力是否足夠強大。

由於兒童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無論是他人的意見和評價,還是父母對孩子的信心和支援都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軌跡。當家長肯定孩子的決定,給予他們鼓舞和支援時,孩子會更加自信,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實現預言,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孩子們的“自證預言”。

但與此同時,自證預言對孩子來說有利也有弊,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使用,也會刺傷孩子。

自證預言:成長的雙刃劍

在一次考試中,鄰居家的孩子因為胃痛而不及格,所以孩子總是在想“大考也這樣怎麼辦”,於是這種消極的“自證預言”真的就讓他在期末考試中失利。毫無疑問,這樣的預言會摧毀了孩子們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自我暗示以外,當週圍出現對孩子質疑的聲音時,孩子也會逐漸覺得自己做不到,進而失去原有的鬥志,變得懶散起來。最後,他自己的行為也會慢慢地向預言發展,證明那些“預測”的正確性。而如果孩子受到表揚和肯定,他們也會相信他們能做到,孩子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證明自己。

這就是“自證預言”對兒童成長的雙面影響,父母作為與子女關係最密切的人,對子女的信心和評價更容易影響“預言”的方向和質量。一些家長使用錯誤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容易使孩子誤入歧途,產生消極的“自證預言”,影響將來的發展。

家長關於自證預言有哪些誤區?

1. 給孩子設立過高的目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的確,有了一定的目標和期望可以讓孩子更有鬥志,但是過高的目標與要求卻會讓孩子倍感壓力。由於目標過高,即使孩子為之努力很長一段時間,也很難做到。反覆的失敗和可望不可即目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影響孩子的熱情。

2.傳遞消極的情緒

情緒是具有傳遞性的,父母面對困難和挫折所展現出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的“自證預言”。如果父母總是傳遞負面情緒給孩子,就會讓孩子害怕失敗,抗拒面對困難,最終什麼事也完不成。

3. 給孩子貼不好的標籤

一些家長喜歡用打擊教育來激勵孩子,常常把孩子與優秀的孩子做比較,批評孩子做得不夠好,給孩子打上平庸的標籤。孩子對外在的評價十分在意,並深以為然,潛移默化當中,也會認可這個標籤,給自己打上平庸的符號。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積極“自證預言”?

1. 從小目標開始

著名教育學家威廉·馬丁在《兒童開發》一書中說道:"不要教育你的孩子去追求卓越的人生。努力幫助他們尋找平凡生活中的不尋常之處,把平凡活生生地展現在他們面前,不平凡自然就會出現。"

當父母想給孩子設定一個目標時,不能僅僅因為想讓孩子達到卓越的高度,就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家長應該從孩子的個人能力出發。例如,如果家裡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分心,父母就可以為他設定一個目標。

讓孩子讀課本或做作業時,專注一兩個小時。這個目標與孩子的個人能力相匹配,所以孩子們可以透過努力來實現這個目標。

2. 傳遞積極的情緒

在面對困難時,家長首先要冷靜下來,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急於把自己消極的情緒釋放出來。樂觀的面對困難,向孩子展示面對問題的正確心態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因此,當孩子獨自面對困難時,也會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解決問題,從而積極地面對困難。

3. 不給孩子過大壓力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經歷失敗。父母不應該過分擔憂,而是應該保持耐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當孩子們遭遇挫折時失敗時,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依靠,並推動他們前進

當一個孩子產生一個消極的預言時,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擊。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創造積極的預言,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總結

孩子的“自證預言”是一把雙刃劍,家長正確的使用,才能引導好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還是應該多給予孩子肯定,不要吝嗇對孩子表揚和讚賞,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們的支援,會讓孩子更加自信。

2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過生日要過“陽曆”還是“陰曆”?父母別無所謂,有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