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曬娃”是社交網路上最常見的行為之一,但同時也受到很多人的反感和厭棄。

很多“曬娃黨”會覺得,在個人空間發表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個人權利,別人愛看就看,不愛看就不看。

那麼,曬娃黨做錯了嗎?這個問題的癥結何在?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因為涉及到了人世最根本的法則。

簡單來說,這個事情的本質就是,“曬娃者”對自己的孩子有一種難以抑制的喜愛之情,並且本能地尋求各種方式去最大化這種感情給自己帶來的愉悅感,比如在網上發照片和影片。

然而不遂人意的是,有一種東西充斥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守恆律”。在“曬娃”這個事情上也不例外,透過“曬娃”享受愉悅感的同時也需要為之付出代價——受眾的反感和厭棄。

因此,從守恆律的角度來說,曬娃的原罪就是透過該行為獲取了愉悅感。

守恆律是自然科學中極為重要和根本的定律,而各種經驗則表明在社會領域中同樣存在“守恆”的概念。

比如,甜食可口卻會危害健康;

學習和工作是艱苦的事情但可以從中獲益;

時刻端著的站姿和坐姿儀態優美卻沒有自然狀態下舒服;

秀優越感、抬槓、發脾氣等行為會讓自己舒心但也會使受眾不舒服從而給自己招致麻煩;

保守治療傷痛輕但療效差,手術則正好相反;

高回報的投資伴隨著高風險的虧損……

回到本文主題,我們不難發現,使自己舒服的行為大多會有不良後果,這種後果甚至可能大於自己所體驗到的舒服感。基於這一點,也就有了所謂的“自律”——很多人隨著閱歷的增長逐漸意識到“守恆律”的存在,進而在做事時開始考慮代價,捨棄那些代價高於收益的行為。

具體到曬娃這件事情,如果覺得收穫的利益大於遭受的損失,就選擇去做;反之,如果覺得眾人的厭棄是無法承受之重,則會摒棄“曬娃”給自己帶來的受用感。

事實上,守恆律或許是人類世界最根本的法則,其複雜和深刻遠超上文述及。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可以持續關注針對這一主題的更多更深入的解析。

6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的行為問題,是認知的問題,不要對孩子過於寵愛,要外柔內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