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對父母來說,就是捧在心間的寶貝。

正所謂“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

但疼愛孩子是一回事,教育好孩子又是另一回事。

父母疼愛孩子乃是天性,可卻並不意味著要驕縱孩子。

影片中,一位穿著淺藍色外套,帽子上還帶著兔耳朵的孩子當街趴在地上哭喊。

那麼冷的天氣,看著一個萌娃趴在地上,路人看著都很是心疼,更別提孩子的父母了。

可讓人意外的是,一對看起來像是90後的年輕父母,就在距離孩子一米不到的位置,抱著雙手,就這樣淡定旁觀,絲毫沒有想去抱起孩子的想法。

估計此時父母的內心是:你就哭吧,我就這樣看著,看看你能哭到什麼時候。

路過的網友看到這一畫面,覺得又心疼又好笑,就拍下來分享到網上。

當網友們看到萌娃當街趴地哭喊,90後爸媽卻淡定旁觀的影片。

還有網友直言:這就是現代年輕人帶娃的典範。

在如今的社會中,我們依舊能看到不少被“慣”壞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還經常把“他只是個孩子,小孩子懂什麼”類似的話掛在嘴邊。

實際上“子不教,父之過”這樣的道理,父母都應該懂,不要拿孩子年齡小來做藉口,如果沒有教育好孩子,將來到了社會上,吃苦的依舊是他自己。

就拿影片中這個孩子來舉例。

孩子突然趴在地上哭喊,一定是與父母的意見不合,或者是父母有什麼事情沒有順著她。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父母看到孩子一哭就心軟,跑過去抱起他哄著。

那在孩子的思維中就會知道“哭鬧的孩子有糖吃”,當下次再遇到問題的時候,這小孩還是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

到那時候,辛苦的是父母,耍賴的是孩子。

久而久之養成這樣的習慣,想要掰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在遇到孩子撒潑耍賴的時候,父母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首先,在孩子開始哭的時候,不要著急去哄,越哄越哭,先讓他哭一會。

等到孩子不哭的時候,問問他“還要哭嗎?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

這時候孩子大多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孩子不回答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開始講道理了。

先把孩子的問題講出來,然後再爸爸媽媽和想法說清楚,雖然孩子未必聽得懂,但父母一定要用溫和且平緩的語氣和孩子說。

從小讓孩子懂得以德服人的道理,也可以培養他的性格,避免孩子成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

孩子長大後,就是父母現在的模樣,所以父母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將來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所以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別看現在的很多90後都還像個孩子,但他們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方式和思維,也懂得怎樣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教育孩子的能力,未必會比80後和70後差。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犯錯後家長千萬不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