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矛盾的背後

矛盾的背後實際上對應了兩大心理學流派的交鋒。一派叫人本主義,一派叫行為主義

人本主義強調對人性的關懷,反對心理學將人當成動物來對待。上個世紀50年代末,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與同事做了一系列的恆河猴實驗。其中一項是讓小恆河猴與兩隻假的猴媽媽住在一起。1號猴媽媽是用冰冷的鐵絲做的,但上面有奶嘴;2號猴媽媽上面沒有奶嘴,但是用鐵絲和柔軟的絨布做成的。結果顯示小猴子除了吃奶時去找1號猴媽媽,其他時候都在2號猴媽媽那裡待著。這個結果暗示了小猴更需要心理關懷,喜歡和溫暖且柔軟的“猴媽媽”在一起。哈利·哈洛的系列實驗引發了人們對依賴理論的關注和探討。

行為主義反對研究人的內心思想,主張採用客觀方法研究人的行為和訓練人的行為(例如透過強化和懲罰機制),是心理學早期的流派之一。很多行為主義的理論來自於動物的研究,其規律應用在人身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斯金納發現將一隻處於飢餓狀態的小白鼠放入帶有按鈕的箱中,不經意間按到按鈕,則掉落食物。久而久之,老鼠學會了有意識地按按鈕以獲取食物。現在幼兒園採用小紅花獎勵孩子的行為就是依據了這個規律。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華生曾提出一句引來大量爭議的話:“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以及適合我培育他們的環境,就能把他們訓練成任何我想要的樣子,讓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家,甚至乞丐小偷。”

支援孩子哭應該馬上抱的觀點體現了人本主義理論,不支援馬上抱的觀點則對應了行為主義理論。

如何選擇

實際上,對於心理學的若干個流派之間,我們至今也不能說誰對了,誰錯了。理論上都沒有定論,實踐上誰能給出答案?我們看育兒短文,很喜歡直接看到最後這一段,就是讓專家告訴你怎麼做,你照著做就行。其實我不建議這樣,而是鼓勵大家結合各自的情況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在這裡,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總體上,我支援人本主義觀點,而且我相信越來越多的家長會支援人本主義的觀點。因為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對寶寶有無限的關懷。那些濫用行為主義,透過身心傷害來“教育”孩子的人或機構也理應受到民眾的聲討和法律的制裁。

然而,只用人本主義觀點來育兒也會產生很多困難。我毫無疑問是一位人本主義取向的教師,今後也會是一位人本主義取向的奶爸。我前幾年剛在大學講課時,免不了出現教室前幾排沒有同學坐的窘境。我知道他們並不是討厭我,只是害怕被我關注和提問而已。於是我對孩子們充滿了鼓勵、喜愛和讚揚,希望他們下一節課坐到前面來,結果沒有一點成效。我按一位有經驗老師的建議,每次課前將教室後面幾排的椅子撤掉,結果同學們也“欣然接受”往前坐了。

以上的例子說明,光靠人本主義是不夠的,需要人本主義和行為主義結合起來使用。育兒的總體理念需要人本主義,而日常習慣則需要結合行為主義。可以按照我上一篇文章說的“三七”原則來執行。值得注意的是,行為主義很好用,但不能濫用。對於個體短時間很難達到的目標,透過行為主義提倡的試圖用獎勵或懲罰法來塑造孩子行為的方法反而會適得其反。承諾孩子在期末考試從中游水平提升到上游水平就給與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倒不如對孩子每天回家按時完成作業的這件小事給與肯定更有效。

說了半天,孩子哭了到底該不該抱?孩子應該多抱,即使長大了也該抱,這是表達親人情感很好的方法。孩子哭了到底該不該*馬上*抱?需要分年齡階段,分具體情況。孩子在一歲前建議馬上抱,這是他們最無助的時候。孩子慢慢長大後注意哭的原因,如果是假哭(為了達到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抱,但不提倡馬上抱。建議抱的時候更多地表現出關心,而不是擔心。這樣一來孩子既可以感受到愛,也不會被嬌慣了。

1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家長不再兇、吼孩子,注意語氣、眼神、表情,抑鬱症孩子不藥而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