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媽最關注的是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很多寶媽都說,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哪怕我自己苦一點,都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旦孩子有個風吹草動,似乎天都要塌了。

孩子的成長確實離不開家長的悉心照顧,但是,對孩子的關注過多,也是給孩子壓力。一旦有一天,孩子覺得家長給他的不夠,他就會有心理落差,要麼脾氣暴躁,一點就著,要麼就悶悶不樂,誰都不理。這些都給孩子生病埋下了禍根,也讓孩子在心理層面先輸了。

上一篇提到了“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現在的生活條件,小孩根本不存在吃不飽、營養不良的現象,即便是有人說缺乏某種微量元素,也大多數歸因於飲食不均衡,跟30年前甚至改革開放前完全不一樣。

孩子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一定不要勸孩子多吃,或者孩子要什麼吃的都給。吃太多食物,會給孩子的消化系統增加負擔,首先是胃的負擔,吃多了容易胃脹,有些小朋友吃多了之後會嘔吐,或者撐得不舒服,胃為了把吃進去的食物消化完,就得加班加點工作,時間久了,胃功能不但沒有鍛鍊好,反而變差。

孩子吃多了容易胃脹,消化不好

再次是腸道,尤其是大腸,有些家長覺得牛奶和肉的營養價值高,就給孩子從小吃肉喝奶,牛奶當水喝,一天能喝2升,孩子不喜歡蔬菜,就一點蔬菜都不吃。大家知道有什麼後果嗎?可能都想不到,孩子兩三天一次大便,每次大便都要把馬桶堵住。其實小孩子的腸道的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即便攝入膳食纖維不足,也能強行蠕動,摩擦腸壁,這樣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如果大便能把馬桶堵住,拉大便的時候,透過肛門一定特別困難,小小年紀,要面臨肛裂或者痔瘡的風險。這些是很多家長想不到的因素,就覺得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就不吃,反正也沒什麼大事兒,無非是大便的時間長一些,大便偏硬而已,都不是問題,其實這恰恰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中醫講兒科的病無非“裡食外感”,“裡食”指的是吃太多了積食,可以理解為消化不良;“外感”指的感受外邪,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感冒。

如果經常讓小朋友吃7分飽,就不會出現了吃多了消化不良,基本上消化道疾病就與孩子無緣了。不要穿太多,因為穿多了孩子容易出汗,出汗之後又吹冷風,這樣最容易感冒。中醫講這叫汗出當風,是最容易感受風邪的。通常情況下,小朋友出汗之後吹風都會引發感冒,感冒治好了,到最後留個咳嗽,反反覆覆總是不能除根,如果一開始找中醫來治感冒,就不會留下咳嗽的尾巴了。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懷孕如何護膚?明星採兒孕期護膚五大竅門,比用昂貴護膚品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