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多數家長在遇到孩子犯錯時的舉動,多是以處罰為主,即使孩子在犯錯的過程當中已經受傷了,家長仍然把處罰孩子當成第一件事,而不是去安慰孩子,這樣的做法,實則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

因此,在孩子犯錯之後,家長切勿獨斷專行,忽視孩子的感受,只把問題歸咎於孩子犯的錯誤上,不然的話會造成一系列複雜的後果,並且讓孩子受到這些傷害。

會讓孩子受到哪些傷害?

1、孩子情緒異常

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本身就不太成熟,如果說父母把問題都歸咎給孩子,甚至只會懲罰孩子不聽話,而沒有照顧到孩子犯錯後的恐慌和情緒,那麼有可能導致孩子的情緒異常。

實際上,很多孩子犯錯並不是有意識的,反而是無心之失,如果說家長只管謾罵導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異常的話,會導致孩子被人觸怒立刻發作,並且會有傷害人的行為發生,家長要特別注意。

2、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儘管犯了錯誤,但是孩子仍舊處於忐忑不安的心境,這個時候假使家長沒有去和孩子溝通,找到解決的辦法,而是用冷漠的忽視或者暴力去解決這件事,那麼會導致孩子的安全感逐漸失去。

這樣孩子以後在遇到事情,或者犯錯了的話,則不會第一時間找父母溝通,會選擇隱瞞或者逃避。

3、出現壞習慣

孩子犯錯以後,謾罵並不是很好的解決辦法,這個時候如果說家長忽略孩子的情緒選擇暴力管教或者謾罵苛責,那麼會導致孩子出現不良的習慣。比方說學會說謊或者用叛逆的情緒繼續做錯事,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反抗父母的辦法。

家庭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要參與到裡面,家長不以糾正教育為主,而以謾罵和斥責教育為主的辦法,實則會把孩子推向另外一邊,導致家長難以管教孩子,因此,聰明的父母會和孩子共同制定規則,讓孩子學會反省和認識錯誤。

孩子參與制定規則的好處:

一:能讓孩子加深印象

孩子如果犯錯了,家長不是以謾罵和斥責為主,反倒是把孩子拉到和其他長輩一起給孩子制定一個懲罰的措施,那麼孩子會對這個懲罰內容印象深刻,這樣的話,也能幫助孩子記住這次錯誤。

二:孩子能認識到錯誤

其實在孩子參與制定計劃的過程當中,孩子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會去想自己為什麼犯錯,然後透過這些思考意識到自己為什麼要犯這樣的錯誤,下次可以怎麼糾正這樣的行為。等到制定完計劃後,孩子本身也能收穫不少的反省經驗。

三: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的責任心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然而讓孩子直接做規則的制定者,更能幫助孩子認識到作為一個"管理者"應盡的責任。

而這個"管理者"自然就是一個家庭當中的爸爸和媽媽了,當孩子已經站在制定規則的角度思考問題,自然也能知道爸爸媽媽的不容易了。

既然要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那麼有哪些好的懲罰措施適合孩子呢?在這裡其實可以瞭解一下,因為懲罰措施的好壞,會間接影響到效果。

這幾個懲罰措施可以選擇:

第一、不愛惜則代保管

如果說孩子有不愛惜玩具的現象,那麼家長則可以直接沒收玩具,直到孩子開始想念那件玩具開始,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孩子知道玩具的可貴之處,不會再隨意糟蹋父母送的玩具了,這樣有助於孩子收拾玩具,培養他的責任意識。

第二、小錯誤則講道理

如果孩子犯的是小小的錯誤,則不用謾罵或者斥責孩子,甚至小小的懲罰措施都不用,因為這個時候講道理是最溫柔且有用的解決辦法,透過這樣的辦法,家長要耐心地引導孩子認識到問題的錯誤性,並且教育孩子如何反省。

第三、犯錯時要反思

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應當把引導孩子反思作為第一要務,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還處於對犯錯的愧疚當中,如果家長想打罵他們,則會讓孩子變成恐懼心理,而不是愧疚心理。

結語:

教育孩子需要家長共同努力去達成,因此,為了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並且不再犯以前犯的錯誤,家長可以採取提到的這個制定規則教育方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並且努力反省,把錯誤化為一次寶貴的經驗。

6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幼兒園女老師穿著“大膽”,家長好心勸解遭反懟:這是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