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一個10歲孩子對父母進行了良心拷問。
他在節目中吐槽:
爸爸是個把家當旅館的人,每天早出晚歸。在他心裡,工作比我重要一百倍。
媽媽陪我的時間,僅限於送我上學的路上。
答應陪我參加學校活動,卻又臨時變卦,而這樣的事情發生不止一兩次。
為什麼你們有那麼多時間跟別人講話,卻沒空和我聊天?
在孤獨中成長,真相太扎心了。
成長路上父母的缺席,已成了孩子心底最無法言說的傷痛。
生活中,有多少孩子活成了父母雙全的的“孤兒”!
我們總以為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讓他過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
所以,我們有做不完的工作、賺不完的錢,卻因此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
01身為父母,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孩子有多麼渴望我們的陪伴。
《奇葩說》有個辯題,如果爸爸一週陪孩子少於12個小時,將被剝奪爸爸稱號,你支援嗎?
當正方辯手傅首爾說出兒子的立場時,全場動容:
我不敢支援正方。如果爸爸做不到,孩子就沒有爸爸了。
孩子寧願有個掛名爸爸,也不願沒有爸爸!我們為什麼不努努力,讓他有個實實在在的爸爸呢?
節目還隨機採訪了幾個孩子。
讓他們先選擇一件最喜歡的玩具,再考慮,是想要這個玩具,還是想讓爸爸陪一天?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選擇了要爸爸陪著。
只有一個孩子,選擇了一個足球,因為“爸爸喜歡踢足球,這樣就可以和他一起玩了”。
孩子的要求從來就是這麼簡單,父母的一次陪伴,便可心滿意足。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世界之路的人。
父親不該只是一個稱呼,一個背影。
孩子也不該在一次次“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的無助吶喊中成長。
02 父母缺席,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龍應臺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她去拜訪一個朋友,與朋友在院子裡聊天的過程中,朋友的大女兒回來了。
那時,她看到的這個年僅18歲的女孩,手裡拿支菸、穿著“新潮”,露出肚子,身上還有刺青。身旁的男朋友,同樣也是抽菸、紋身。
兩個人竊竊私語、有說有笑,對家裡面的客人完全不在意。
龍應臺想起,自己第一次見這個女孩子時,她才8歲,是個能把清酒上的“日本清泉清酒”和“櫻花圖”,寥寥幾筆,輕鬆畫出來的姑娘。
沒想到,十年之後,一個孩子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她曾勸說女孩的父母培養她這方面的才能,但總被一大堆的理由搪塞過去——忙、再等等。
她不禁感慨:
原來父母跟食物一樣,是有“有效期”的。
記得一期節目裡,演員陳學冬談起自身經歷。父母離異,從小就被寄養在親戚家,他和父親關係一直水火不容。
在“父子”角色扮演裡,他直言:
小時候你不管我,現在憑什麼來管我?
小時候你不養我,現在憑什麼讓我養你?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是最需要父母的時候。
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不被陪伴,不被關心,等Ta長大了,再想教育,就已經來不及了。
03 什麼是高質量陪伴?身為父母,我們都會盡量抽時間來陪孩子。
可是,我們中有多少能夠做到高質量陪伴呢?
身為一個二胎全職媽媽,我常常被生活的瑣碎折磨得精疲力竭,在陪娃時難免會力不從心。
平時,女兒喜歡做各種小手工,我就源源不斷地給她買各類手工書和材料。這樣一來,女兒就不會纏著我,我也可以冠冕堂皇地陪在她身邊玩手機。
偶爾女兒扭頭問,“媽媽,你可以陪我一起玩嗎?”
我會敷衍地說,“媽媽好累,找爸爸去”。
直到一次,我們一起捏橡皮泥,當一個個並不精美的小動物擺滿桌子時,女兒興奮地跳著拍手,“媽媽,我們真是太棒了”!
那時,孩子臉上帶笑,眼中有光。
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曾經對孩子的陪伴僅僅只是“陪著”而已。
所謂高質量陪伴,就是需要你把自己的頻率調到和孩子一樣。
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角色不同,心態自然也不同。
當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世界時,才發現愉悅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我自己。
原來陪伴是相互的。
後來,我們一起摺紙,一起用舊檯曆做風鈴,一起用樹葉做裝飾畫,再裱入雪糕棒做好的相框中,一起用刷子用煙花......
我們一起和這些“偉大的藝術品”拍照留念,發到親友群炫耀。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
雖說養育註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離別,但陪伴的時光永遠熠熠生輝。
我願時光未老,你還需要,好好地陪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