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的成長每時每刻都備受關注。而寶寶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其實,寶寶學說話,看似成長過程中一個普通的階段,裡面學問大著呢!

小宇已經2歲6個月大了,除了不會說話外,吃飯、運動都很正常。看見別人家的孩子1歲多什麼都會說,而自己家孩子2歲多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小宇父母心中不是滋味。

家裡老人一直安慰他們說:貴人語遲,等孩子大些自然就好了,可隨著小宇一天天長大,情況反而愈發嚴重,爸媽發現小宇經常一個人玩,無目光對視,而且叫他也沒有反應,意識到情況不對小宇爸媽急了。經醫生診斷小宇得了童年孤獨症,處於2-1階段。這一階段的患兒無法理解手勢符號和簡單指令,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交流障礙。

所謂「貴人語遲」是不存在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說話晚的孩子比說話早的孩子智商更高,反而是開口早的寶寶,邏輯能力和理解能力通常會更突出。當然,並不是說開口晚的孩子發育就會落後,一般語言能力在 3~4 歲都會達到正常水平,詞彙的發展也會增長到正常範圍。寶寶開口晚不晚,不是和別的小朋友對比,也不是家長覺得寶寶該說話了,而是要對照專業的語言發展階段,看看孩子是不是落後了。

下面是一些可能導致寶寶開口晚的誤區,快看看,自己是否有地方做錯了?

一、父母和孩子很少說話,用電子裝置代替自己的陪伴

有的爸媽因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一回家就看手機,孩子扔給保姆或老人,缺乏互動,連語言環境都沒有,難聽點說,就和扔到大森林裡面的“狼孩”一樣,連參照的樣本都沒有,還怎麼學說話呢?

爸爸媽媽們,少看手機,多陪陪孩子吧!

此外,有的家長怕吵到孩子,平時房間都弄成隔音的,做什麼都小心翼翼,殊不知這樣反而剝奪了孩子聆聽各種聲音的機會,進而影響其語言發育。

正確的做法是多和寶寶說話,多給寶寶語言和聲音的刺激;除了自己教,還可以用早教機來輔助。不過不要把寶寶扔給早教機,父母的互動非常重要。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在生活場景裡教他認識事物。比如倒水時,告訴寶寶,這是壺,這是杯子,這是水。說每個單詞時,停頓一下,看寶寶會不會模仿你說話。

二、父母太“善解人意”,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機會

既然“嗯嗯啊啊”已經能滿足日常的溝通需求,那還要說話做什麼?所以寶寶就不再繼續學了!

家長們平時應該怎麼做呢?

在寶寶嗯嗯啊啊的時候,要告訴他正確的表達方式是什麼,後面也可以給他幾個選項,引導他說出正確的一個,說對了,才能滿足他。當然,寶寶一開始可能無法做到正確表達,需要家長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訓練。

參考:寶寶多大能聽懂大人說話?答案出乎意料!

三、你說的太複雜了,寶寶聽不懂

網上有種說法,說平時和孩子說話時,應儘量用成年人的語言,比如說“車”,而不是“車車”,這樣對孩子更好。

所以有的家長就認為,對孩子應該說成年人的語言,比如完整的長句子,艱深晦澀的詞語,還有成年人的語速。

結果是寶寶聽得一頭霧水,皺著眉頭看著你。

因為寶寶現在的年齡,並不能很好地理解過於複雜的詞語和句子。

所以,和孩子說話時,儘量 用孩子能夠模仿的語言。什麼樣的語言呢?可以看本文開頭的表格。同時,要採用寶寶易於模仿的語速,不要太快,否則寶寶跟不上。如果寶寶長期跟不上你說話的速度和內容,可能會導致他排斥交流。

家長需重視這種情況

如果你嘗試了任何方法,但是寶寶就是不開口,或者語言嚴重落後一個階段(如下表,正常情況是18-24個月說2個詞的句子,但是如果你的寶寶2歲還不會說單個詞,那麼最好去醫院看看)

6個月-1歲寶寶學說話

在寶寶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多和寶寶說話,在寶寶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及時給予迴應。

等6個月以後,寶寶可能發出“巴、姆姆、諾諾”等牙牙學語的聲音,我們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往往會激發他的說話興趣。同時,在平時換尿布、吃奶、穿衣服時,都及時跟寶寶交流告訴孩子要做什麼了。

8-12個月的寶寶,對講話的注意力提高,對一些簡單的語言命令也有反應。孩子可能含混說出一些變調音,還在努力適應不同音調的變化。

說“爸爸和媽媽”

從6個月開始,有些寶寶就能發出粑粑、麻麻的音調,剛開始他沒有把真實的你和詞語聯絡,所以,家長們可以多指著自己說“媽媽,這是媽媽”~當孩子叫出第一聲,你一定感慨良多。

搖頭表示“不”

在寶寶7-8個月以後,對一些簡單指令會反應,比如寶寶抓媽媽的眼鏡,媽媽搖頭表示不;撥開寶寶的小手,寶寶也會逐漸學會搖頭等這類簡單動作。

用唯一的詞表示同一個事物

比如不要今天說“貓咪”,明天說“咪咪”,這個階段,最好用固定的、唯一的詞表達同一個物品,避免寶寶產生混淆。

指認生活物品+實物卡的幫助

指認生活中常見的桌子、沙發、座椅等,在8個月以後就可以嘗試給寶寶看實物卡,一般可能到10個月左右,寶寶才能指認某些熟悉的物品。

認物卡片要用實物,不要用那些卡通的變形的萌化版的,這樣方便寶寶聯絡生活,理解更容易。

講故事當然少不了

這個時候,寶寶對繪本的專注力並不強,1歲以前主要選擇撕不爛的布書、圓角環保的紙板書等,寶寶感興趣的時候就翻一翻,並不強調完整聽完一個故事。

搖頭表示“不”

在寶寶7-8個月以後,對一些簡單指令會反應,比如寶寶抓媽媽的眼鏡,媽媽搖頭表示不;撥開寶寶的小手,寶寶也會逐漸學會搖頭等這類簡單動作。

用唯一的詞表示同一個事物

比如不要今天說“貓咪”,明天說“咪咪”,這個階段,最好用固定的、唯一的詞表達同一個物品,避免寶寶產生混淆。

指認生活物品+實物卡的幫助

指認生活中常見的桌子、沙發、座椅等,在8個月以後就可以嘗試給寶寶看實物卡,一般可能到10個月左右,寶寶才能指認某些熟悉的物品。

認物卡片要用實物,不要用那些卡通的變形的萌化版的,這樣方便寶寶聯絡生活,理解更容易。

講故事當然少不了

這個時候,寶寶對繪本的專注力並不強,1歲以前主要選擇撕不爛的布書、圓角環保的紙板書等,寶寶感興趣的時候就翻一翻,並不強調完整聽完一個故事。

歲-1歲半寶寶學說話

1歲以後,寶寶在語言方面有非常大的進步,主動和模仿發音變多,開始學習試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並理解語言。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寶寶似乎突然就理解你經常說的一些話了。例如,你說要吃午飯,他就端著碗跑去餐桌;你說要找鞋子,他就幫你拿來了;他的理解能力遠遠超過他能說的了.......

說的慢一點,別說生僻詞

在和寶寶交流時,儘量慢一點。根據他的聽覺能力,多說寶寶熟悉的詞彙和句子,不熟悉的新鮮詞,語速慢。

儘量不說兒語,多說短句

不用刻意像唱歌那樣吊著嗓子說話,也不用說“糖糖、小鞋鞋”。儘量用簡單的字詞和短句子交流,便於寶寶理解和重複練習。

發音準確,吐詞清楚

寶寶1歲左右說的話,舌頭口型正在適應巨大的詞彙庫,這個時候一定要用標準的發音來交流、示範。

動作和詞語結合起來

到了1歲半以後,寶寶走路很好,也能跑跳。在玩球時說“踢足球”,在上臺階時候說“抬腳”,這有助於他將動作和詞語聯絡理解。

指認生活中的物品

這一方法其實適用於所有的階段,隨時給寶寶指認他感興趣的物品。

1歲半-2歲寶寶學說話

2歲左右的寶寶,不僅能明白你說的大部分內容,詞彙量也在飛速擴充,這一年中,寶寶會逐漸從2-3個片語成的句子(喝果汁,要餅乾)到會說4個、5個或6個片語成的句子(球在哪裡,爸爸?),也還會開始使用代詞,雖然經常用錯。

但是要注意,寶寶的詞彙積累是不均衡的,所以不用糾結跟別人家的寶寶比較。

給寶寶包含2-3個要求的指令

比如“去房間裡,把泰迪熊拿來”,透過複雜的指令,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隨時指認生活的常見物品和圖片

在家或者外出時,看到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隨時給寶寶指認,比如看到“斑馬線、紅綠燈、公共廁所、雕塑”等任何物品,簡單給寶寶說明這個物品是什麼、用來幹什麼,便於寶寶理解。

說名字、年齡和性別

平時給寶寶做一問一答,例如: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讓寶寶在問答中熟悉自己的資訊。

代詞(你我他)的使用

很多寶寶在代詞這一塊是模糊的。比如當我們跟寶寶說“你要玩具嗎”,寶寶就會回答“你不要玩具”,所以在最開始和寶寶說話時,建議都使用第三人稱。換個問法“寶寶要玩具嗎”,他會回答“寶寶不要玩具”。

在他熟悉這種說法之後,再說清楚,自己就是“我”對方是“你”。這一點要完全理解可能需要一定時間。

結合場景理解對立或相反的詞語

在平時和寶寶交流中,有意識的在適用情景中說清這些詞的關係。比如“寶寶在帳篷裡面”,方位詞、數量詞都可以這麼教。

給寶寶讀書講故事豐富詞彙量

不用上任何語法課,寶寶在上學前就透過聆聽,掌握很多基本語法規則。保持每天繼續給寶寶講故事吧,讓他重複某些語句,或是提個小問題。“小貓在河邊遇見了誰?”“小貓在河邊遇見小狗”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幾歲的孩子最難帶?寶媽只要挺過這3個時期,好日子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