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麥克·閔尼在調查中發現,一天與父親相處不少於兩小時者比一週少於六小時接觸父親者在人際關係方面更融洽,各方面能力更強且更具有冒險性。
可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陪伴真的只是出現在孩子的面前嗎?所謂言傳身教,父親的如何作為才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導向標呢?
“問題孩子”的養成,其實都離不開父母的這幾種錯誤育兒方式鄰居小王家的孩子鵬鵬已經今年已經初二了,可是小王三天兩頭被老師叫到學校去談話,理由都是孩子自主性不高,與人相處不融洽,總是和人發生爭執,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不說,每次被老師教育時都口口聲聲說著自己錯了但是下次還犯。
小王每次見過孩子的班主任,回了家對孩子就是一頓教育,方法都用遍了,可是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好轉,以前該怎樣還是怎樣。小王頭疼壞了,除了對孩子的說服打罵教育。
可鵬鵬的現狀,其實離不開小王的教育方式。
小王自詡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模式。在鵬鵬五六歲的時候,一沒留神就碰倒了小王的茶杯,茶水灑出浸溼了小王正在整理的檔案,小王二話沒說就打了孩子一頓,孩子的哭聲響徹整個樓道,嘴裡一直喊著“爸爸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從此以後鵬鵬是一犯錯就捱打,慢慢地,孩子似乎越來越不怕爸爸發火,膽子也是越來越大,慢慢變得誰的話也不聽,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父親的三種行為只會使孩子越變越差1)沒有耐心,脾氣暴躁
多數時候“耐心”一詞用來形容女性角色時使用居多,在大部分人心中都有意或無意地認為瑣碎的工作更適合女人去做,實則在教育中,母親更傾向於對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關注,而對於孩子性格的培養,更適合由父親引導。
很顯然,小王就屬於沒有耐心的父親,這型別的父親通常面對孩子犯的錯,不進行溝通和教導,只一味告訴孩子這件事做錯了,可孩子有時並不清楚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會出錯,對於事件本身,也只注重結果,不在意過程。
久而久之,父親本身的無耐心狀態會隨之對映進孩子的行為中,孩子逐漸變得對事物的專注程度不夠,抓不住重點,做不好事情的同時脾氣也會越來越差。
2)喜歡抱著手機打遊戲,沒有自制力
科技進步,人類生活形式變得多種多樣,因為工作等多方面原因成年人們變得成天抱著手機,即便沒有工作時也習慣性地拿著手機點點看看。
孩子本身對自己不常接觸或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容易產生新鮮感,手機對許多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吸引,起初是渴望父親放下手機陪伴自己的孩子,到後來演變成像父親一樣拿著手機就放不下的狀態。
父親沒有自制力的行為,給了孩子一種許可的訊號,在孩子內心中形成了一種自己也可以無節制地做某件事情的認知。
3)不允許孩子表達自我觀點,專制
每個人對世界的感知大多是從表達自己的意願開始的,能夠清晰地說出“我想要”、“我認為”的孩子才開始具有了逐步完善自我的能力。
小王希望鵬鵬像自己預想中發展,不能滿足孩子需求的同時也不希望孩子表達自己意願。給孩子規劃好要走的路,卻不問孩子是否願意,不考慮計劃是否適合孩子就讓孩子一頭扎進去。
從第一次制止孩子表達自己喜好的時候,就抹殺了孩子的自願行為,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越來越沒有自主性的性格特點就會越發暴露得明顯。變得“指哪打哪,不指不動”,失去自己的人生目標,也學不會規劃人生的方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母親帶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細節關心的同時,父親的性情和習慣也在言傳身教地教導著孩子,為了給孩子樹立起一個榜樣效果,以身作則遠比嚴格批評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