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參與選擇,堅持選擇遠比直接幫他們決定更重要
孩子在成長將來需要很多能力傍身才能夠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年齡小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學習能力,相反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大部分性格和氣質都是在小時候形成的,反倒是成長之後固化了思維,止步不前。
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引導孩子找到自我發展的道路,家長能夠替他們做事情一時但卻不能代替他們活著一輩子。
每位父母對於是否要聽從孩子的選擇都有自己的意見,覺得孩子年齡小沒有經驗,做出的決定有錯誤就全盤否定,或者是能夠尊重孩子,讓他們自己在一些小事上做決定。
有的家長會認為聽從孩子就是放棄父母權威的表現,身為家長應該有決定孩子行為的權利不能任由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事實上與其勉強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不如儘可能地和孩子一起經歷選擇的過程,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判斷,經歷自己做選擇承擔責任的過程。
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去共同戰勝問題,而不是在問題中和孩子互相較量。做選擇這件事看起來無非就是在一番對比之後做出最有利自己的決定,但事實上需要運用很多方面的能力,所謂最適合自己的並非是外人看起來最好的,儘管家長自認為最瞭解孩子,但也不能代替他們做決定。
家長理解孩子是一種優勢,更應該利用特點更好地支援孩子做出屬於自己判斷之後的選擇,而不是成為和孩子意見對立的武器。
只要是關於孩子的事情,行為主體就是他們,孩子有權利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因為只有是他們經過思考之後做出的決定,才願意心甘情願的付出努力去做事。
其實很多事情都並非只有一個答案,家長的選擇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認為對孩子是最優的,但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卻未必如此,如果從一開始就是勉強並且讓孩子不快樂的話,即使是最好的選擇可能未必能夠發揮百分之百的力量助力成長。
相反即使孩子的選擇有瑕疵或者很平庸,但因為是自己的決定,他們願意為之承擔責任,有內驅力為此而努力,那麼即使一開始看起來並不是多麼好的決定,也有可能經過一番奮鬥之後變成發揮自己能力的優勢選擇。
父母儘管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選擇,但最優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在過程中陪伴孩子,幫助他們分析利弊,從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引領他們思考,突破思維定式。
孩子畢竟還是孩子,生活閱歷以及很多想法都不夠成熟,這是很正常的,家長可以幫助他們但不能因此而蔑視孩子的判斷和決定。
與孩子一起經歷選擇的過程就是助力他們成長最好的方式,他們需要的並不是一個能夠代替自己做決定的人,而是一個能夠陪著自己從頭到尾分析最後尊重他們決定的人。
決定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更沒有絕對的好和壞,事物都在經歷變化和發展,看起來的優勢有可能最後變成劣勢,而原本並不突出的方面可能最後成為了最有利的特點。
家長並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自己是大人,自己的選擇就是正確的,其實孩子心裡也有一杆秤,並且他們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凡事還是要多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尊重他們的選擇。
與和孩子一起經歷選擇更重要的是要鼓勵孩子在做出選擇之後,勇敢地承擔和堅持,雖然說世事無絕對,但也必須要經過時間的淬鍊才能看到轉機。
有的家長明知道孩子做出的選擇並非最優,於是就冷眼旁觀看著他們碰壁摔跤,然後在孩子失落的時候告訴他們“還是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不然你看你自己是不行的。”
如果把孩子遇到挫折變成了讓他們聽話的手段,那這種教育其實還是一種變相的控制,希望孩子能聽話,希望自己能夠替他們做決定。
但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做選擇可能會有錯誤,可事後如何讓劣勢變成優勢也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課程。
世事無絕對,看起來不好的缺點如果能夠運用智慧,用頑強的毅力堅持,拼搏的勇氣克服困難,即使最開始的決定是錯誤的,也有可能反敗為勝逆風翻盤。
堅持自己的選擇,有責任心做到最後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成功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他們絕不會因為一次或者幾次失敗就輕易放棄,而是從中領悟到道理,累積到經驗,及時調整自己做事的方法從而獲取最終的勝利。
不代替孩子做選擇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降低了他們半路逃跑的機率,因為從一開始就是他們自己的決定,為了自尊和麵子,孩子也願意再多堅持一下。
有的時候孩子的獨立能力就是需要透過實踐,透過犯錯和碰壁才逐漸鍛煉出來的。這個過程中會有抱怨和不滿,有焦慮和不開心,但最終也都是成長寶貴的養分。但正因為選擇是自己做的,為了信念也會多堅持一下。
如果孩子總是在家長權衡利弊之後替他們做出最優的選擇,其實就是在父母的羽翼中成長,這樣的孩子永遠無法真正地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做事。
父母的保護既是對他們的愛,也是他們成長的障礙,其實有的時候孩子比父母更瞭解自己,儘管有的時候會犯錯,但如果能夠付出一些耐心,讓孩子在錯誤裡多呆一會,他們可能就能領悟怎麼樣做才是對自己最好的。
選擇錯誤並不是什麼天崩地裂的大事,需要家長用更長遠的眼光去看待。與其替他們做決定,不如陪他們一起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