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頻道報道,今年開學以來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多了許多小患者。他們都是怎麼了呢?記者通過採訪發現,他們都是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特別多,或者行動不協調而來諮詢就診的。
當醫生告訴家長,孩子有感統失調的症狀時,不少家長一臉茫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01
感覺統合能力是什麼?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這是孩子不斷學習更多知識,豐富自己能力的基礎能力。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疾病,而是一種症狀。
感統失調又叫感覺統合失調,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通常孩子在6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一旦超過6歲就會定型,無法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
感統失調的孩子表現為好動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調皮任性,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困難說話遲等方面。
02
為什麼會出現感統失調?
1.感統失調的孩子大都是剖腹產的,因為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產道擠壓,容易出現多動、淘氣、注意力缺陷等問題。
2.孩子爬行過短,過早的行走。
3.父母陪伴不足,隔代養育孩子。
4.家人的過度保護。
5.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期。
這些原因都會導致感統失調,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02
關鍵期是什麼時候?
孩子從小開始,通過身體肌肉、視覺、聽覺等感官,從外部環境中接觸大量的資訊,來塑造大腦,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有哪方面的資訊接收不足,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髮育,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平衡能力差等各種問題。
這時候有經驗的老師,就會提醒家長,孩子可能是感覺統合能力出現了問題,需要儘早做篩查和訓練,這時候家長就要提起注意了。
專家強調,孩子6歲以前,是發展感覺統合能力的黃金期。
0-6歲:感統發育黃金期
6-8歲:彌補糾正期。
8-12歲:重要的彌補期。
12歲後:12歲以後大腦網路連線已經被大部分固化,再想要通過感統訓練來刺激感統六大感官,來改善感統的狀態,就會難度很大,成效減弱。
也許孩子在參加軍訓的時候就成了這樣的一幕。
在黃金時期進行感覺統合訓練,能夠事半功倍;之後再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將會事倍功半。因此,孩子的感統訓練宜早不宜遲。
03
感統失調如何自測?
感統失調分為很多方面,分別是前庭覺失調、本體覺失調、觸覺失調、聽知覺失調、視知覺失調。父母每天看著孩子成長,最了解孩子的日常行為。家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自測。
自測表
前庭平衡失調:協調性差、平衡感差、空間感差、容易暈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跳字漏字、容易分神受干擾。
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空間感差、左右不分、鞋子總是穿反、理解能力差、不愛動腦筋、語言能力差。
觸覺失調:膽小怕生、不自信、適應能力弱、社交能力差、反應敏感或者遲鈍等。
視覺失調:不愛看書尤其字多的書,寫字總是跑出田字格或者歪歪扭扭,看書跳漏字嚴重,分不清bd和pq, 寫作業慢,分辨不清楚顏色等等。
聽覺失調:上課聽講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聽課品質差,大人喊不應充耳不聞,記不住老師的話,經常聽錯聽漏。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一旦出現了以上問題,要儘快到專業的機構進行評估和訓練。
感統練習能夠很好的提升大腦對資訊進行處理的效能,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
因此,感覺統合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如果錯過關鍵時期,將影響到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