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導語:

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是很差的,所以父母很重視寶寶的健康,在照顧寶寶方面都會小心翼翼的,可是,不管在怎麼謹慎,也難免會有些差錯。

案例:

齊女士自然很是捨不得,但是因為保證家裡的開支,齊女士不得不從返崗位工作,可是,秦女士為了孩子能夠每天的可以喝到新鮮的母乳,都會把寶寶剛好要喝的母乳的量放進冰箱裡冷藏。

剛開始的時候,齊女士還是有點不放心的,慢慢的發現,並沒有多大的問題,所以齊女士都會按照這樣的方法,這樣可以保證孩子可以喝到新鮮的母乳。

可是,就在齊女士以為一切都正常時,過了一個月後,孩子的奶奶卻告知齊女士,孩子出現腹瀉並伴有發燒,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的發燒給齊女士帶來了莫大的打擊。

齊女士和奶奶把孩子送往醫院時,經檢查孩子是因為飲食中的細菌超標導致腸胃炎,並引起的發燒,並無大礙。但是讓齊女士不明白的是,寶寶一直都是喝母乳的,怎麼會出現胃腸炎超標了呢?

最後,齊女士還是從婆婆口中知道了答案,原來,奶奶在寶寶喝完奶後,就用開水把奶瓶燙了一下,就放起來了,等到寶寶下次在用奶瓶之前,又燙了一次,這樣奶奶覺得奶瓶就可以放心為孩子使用了。

醫生怒斥奶奶的無知說道:雖然母乳中營養很充分,但是奶奶這樣的清潔奶瓶並不完整,只是“敷衍”地把奶瓶燙了一次,這樣其實是對細菌生長創造了“機會”,這樣“敷衍”帶娃,最後受傷的是寶寶,家長要注意。

分析:

為什麼開水消毒沒有用?不是沒有用,只是方法不正確。

其實,在開水的溫度達到100度時,是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可是,除了高溫消毒,大家都忽略了消毒時間的要求。

很多的父母並不知道,特別是老年人,以為用開水燙一下就是起到了消毒作用,殊不知,消毒不僅水溫要達到100度的沸點,而且時間也要達到3~5分鐘,所以,正確的為餐具消毒,必須要做到溫度到100度和時間達到3~5分鐘,這樣才能確保殺死細菌殘留物。

父母在給寶寶清洗奶瓶時,如何避免這3個“雷區”?

1、奶瓶的死角部位

奶瓶時寶寶的”飯碗“,在麼很多的父母都會把奶瓶清洗的很乾淨,但是很多的父母也會忽略一個地方,就是瓶口與瓶蓋的連線處。

其實,瓶蓋的連線處很容易殘留奶垢,因為不太好清洗,家長們只是用水衝一衝,那麼如果這裡成為清理的死角,那麼瓶子清洗的在乾淨,也會很容易滋生細菌。

2、沒有及時清洗奶瓶

父母都會有很多的家務活去做,特別是有了寶寶後,所以,家長在用奶瓶喂完寶寶後,可能要哄寶寶睡覺,或去做家務,就會把喂好的奶瓶往旁邊一方放,這樣會導致奶瓶沒有得到及時的清洗,也會有很大機會讓細菌生存。

3、清洗奶瓶後沒有及時晾乾

很多的父母都會知道,家庭餐具洗好後都要及時晾乾,但是,有很多的家長並不知道,在洗完奶瓶後,直接用乾淨布給蓋上,這樣為了防止灰塵。

殊不知,這樣是可以防止灰塵,但是奶瓶得不到充分的晾乾而潮溼,這樣會使奶瓶很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寶媽們在清洗完奶瓶後,將奶瓶倒立起來,晾乾裡面的水分,然後在給放起來。

小豆爸寄語:“病從口入”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所以,父母在清洗孩子的餐具時,一定要認真仔細,以免孩子把“病”吃到嘴裡。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從小失去父母,現在是百萬人的“雲爸爸”,Rob用愛治癒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