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母的言行,對他的影響極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作為父母,言傳身教,都要注意,不可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好習慣,都是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從點滴做起。
01
對孩子要信守承諾,不可用謊言哄騙孩子
曾子是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博學多才,誠實守信,很受人們的尊重。
曾子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誠實守信。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孩子見母親要動身,哭鬧著也要跟著去,因為路途遙遠,又要走一段崎嶇山路,妻子就不願意帶孩子去,她哄孩子在家聽父親講故事,或者在家捉蝴蝶。
孩子哭哭啼啼地說:“爹爹的故事都聽膩了,蝴蝶也沒什麼稀罕的。”
妻子實在沒有辦法,忽然看見正在吃食的小豬,她靈機一動,對兒子說:“你好好在家待著,回來我讓爹爹殺豬,我給你做紅燒肉吃。”
因為她知道孩子最愛吃紅燒肉了。孩子一聽,高興得手舞足蹈,不再哭鬧了。
待到妻子從集市上回來,見到曾子已經把豬捆綁了起來,孩子前後跑著,高興得什麼似的。
妻子見狀,質問曾子,為何要殺豬?又不是年節,又沒有貴客來?
曾子反問妻子:“你不是答應給孩子做紅燒肉麼?”
妻子說:“我那只是一說而已。是騙他呢,怎麼當真了?”
孩子見母親不讓殺豬,又委屈地哭了起來。
曾子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說出的話,怎麼能反悔呢?孩子還年幼,還不懂事,只能學父母的樣子,相信父母的話,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他幼小的心裡留下烙印,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則,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怎麼會用謊話哄騙他呢?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不守信用,孩子一定會撒謊,也會去欺騙別人,難道你願意讓我們的孩子養成不守信用的壞習慣嗎?你好好想一想吧,這豬是該殺還是不殺吧!”
聽了曾子的一番話,妻子不再言語,幫助丈夫把豬殺了,一家人高興地吃了一頓大餐。
曾子為了孩子的成長,信守承諾,殺了不該殺的豬,可見他對孩子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視。
02
對孩子的小毛病,堅決遏制,不然惡行一旦形成,難以改變
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記得原先村裡有一位婦女,平時很愛佔便宜。也許是受她的影響,孩子從小就愛小偷小摸,她不但不阻止孩子的行為,還對孩子進行讚賞,一來二去,惡習養成了。
當他長大以後,惡習已經改不掉了。他越偷越大,而且,養成了好逸惡勞的習慣。終於在屢教不改的情況下,被判了重刑。當他在法庭被宣判的時候,母親才開始後悔了,流下了悔恨的眼淚。可是又有什麼用呢?是她親自把孩子送進了監獄。
人說,要防微杜漸就是這個道理。等到習慣形成,再想改變,思想已經定型,已無法挽回。
03
小孩子,要從小養成好的習慣。更要注重思想健康的教育
聰明的家長,並不會嬌慣自己的孩子。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比方讓孩子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慣子如殺子,良好的習性都是從小養成的。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裡,他們沒有捱過餓,受過凍,這種環境,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方面,那就是最容易使人“忘本”,其實,忘本都說不上,因為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本”,更談不上忘記了。其實,我們國民,過好日子,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新生代的人,剛好生活在好時代,根本不知愁滋味。
孩子,再讓他去吃苦,去艱苦奮鬥也不現實,但教育,卻顯得更重要了。
現在的家長,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智力方面的發展,而忽略了思想方面的教育,有的家長,家務全包攬,孩子儼然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如此成長起來的人,難免會誤入歧途。
孩子,從小就該培養端正的思想。這樣才有利於他今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