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我快的話,就幫我,如果不想要我快的話,就可以不幫。" 大寶搭樂高,花了很長時間,我催促他還有作業沒做,結果他這樣要求,如果我要他快一點,就幫他找樂高零件,如果不想要他快一點,就可以不幫。 確實,他這個話沒有毛病。確實一直是我在催促他時間過去了,是我要他快一點,不是他自發的,也不是他自主的,他並不想快,所以根本不動。而大寶今年7歲,剛上一年級。
相信很多家長都跟我有一樣的困擾。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從幼兒園模式切換到小學模式,從起床,穿衣、吃飯、走路、做作業,家長一直在催促寶寶,快一點快一點,否則就遲到啦,否則睡晚啦等等。家長在一旁火急火燎的,而孩子在旁邊淡如春風。
為什麼這樣,其實可以結合兒童的認知發展來解讀一下。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2-6、7歲時寶寶認知處於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更多的時依據自己的感覺,而不是邏輯。他們總是從自己的感知出發看世界,不能從別人的觀點知覺事物。當父母在旁嘮叨要遲到或者叫快一點做別的事,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沒有自我感覺到做另一個事情時間的緊迫性的,家長再催也沒有用。這種現象稱為"自我中心主義。"
其實這個時期的兒童大多數時候他們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寶貝在玩他的,旁人在旁邊說什麼的時候,他們的耳朵大多數是關閉的。家長在旁邊說了一大堆,孩子沒反應。直到父母在旁河東獅吼了,小朋友還一臉懵圈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而皮亞傑認為7歲-11歲是兒童認知的具體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可以依據具體事例進行推理思考,開始有一定的邏輯性,可以試著跟他們講簡單的道理、簡單的邏輯、順序。而剛上一年級的寶寶正處於這兩個階段之間。家長到底如何協助孩子順利過渡?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下:
家長接受幷包容孩子認知發展特點。了解認識自己孩子每個階段的認知發展規律,尊重並接受這樣的成長過程。面對孩子想生氣時,懂得適時除錯自己的心情。生氣也沒用,何必浪費精氣神呢。如果要孩子聽得見你說什麼,可以讓他停下正在做的事情,心平氣和但不失嚴厲的跟他說明事情的重要性、緊急性,用同理心讓他能夠體會你同樣的心情。教育是一場馬拉松。我們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要懂得看長線,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進步。孩子一時的問題我們應該賦予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等待他們自己覺醒,成長。而不是橫向對比別人家的孩子是多麼優秀,自己陷入焦慮回家傳遞給孩子相同的情緒。
與孩子一起制定計劃,執行計劃。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直接包辦,安排孩子的生活、學習,而且都認為作為父母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其實往往很多時候都只是作為父母的一廂情願。父母給孩子不會有最好的一說,只有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孩子進入一年級,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和孩子一起商討制定學習計劃,這個計劃必須得到認同並且是他能夠做到的。(PS:而該計劃應該從養成習慣開始,如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傾聽題目的習慣,認真做作業的習慣,書寫習慣,閱讀習慣。只有習慣養成了,才能有下一步學習計劃。)計劃一旦和孩子敲定,隨之就應該制定獎懲機制,這個機制很重要,必須要孩子認同。(最近我跟兒子的約定就是如果他不一諾千金遵守計劃就取消國慶節給他買樂高禮物)。然後父母陪著孩子執行並長期堅持。
讓孩子參與勞動、鍛鍊。這個非常重要。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文明。勞動對人的重要性就不贅述。讓孩子參與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可雙手在動,左右腦都鍛鍊了,這促進了小腦發育,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得到了鍛鍊。再者勞動過程中涉及到安排和規劃,涉及到責任,這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責任感、自我意識。漸漸他們會領會到做作業是他們自己的事,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在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事而已。
以上說了這麼多,7歲對於孩子是一個過渡階段,而父母應該從扶著孩子走到學會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走,這樣做或許很難,但我們更應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