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早些年,我們家裝了固定電話,我表叔家和我家一個村。表叔表嬸外出打工,往我家裡打電話我都去他家叫我表弟小飛來接。但偶爾的一次,小飛接完電話走後,我發現我放在電話桌上的一元錢不見了。我是不願意相信是表弟拿的,可我找了兩遍沒找到後,我就只能懷疑到了他身上。又一次讓他接我表叔電話,我提前在桌子上又放了一塊錢,自己在窗戶旁悄悄看著他。小飛接著電話,環顧四周後,很快的把那一塊錢裝進了兜裡。他接完電話出來,低著頭和我打個招呼就飛快地跑出了我家。
然後我把這件事情跟表叔說了,可表叔卻認為一塊錢是件很小的事,說說他就行了。然而在我叔“教育“他沒多長時間後,小飛就又偷走拿走了家裡的十塊錢。
許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有壞毛病之後,往往都只會在看到的時候才會說一下,轉頭之後就會忘了這回事。但這樣的教育方式明顯不能幫助孩子真正地改掉身上的壞毛病,這是為什麼呢?父母們不如先了解一下“盤尼西林法則”。
不要把孩子行為的緩解和改正混為一談,如果在行為剛有所改變就停止,那很有可能問題會捲土重來,而復發的問題通常比原來的問題更難矯正。——約翰•羅斯蒙德什麼是“盤尼西林法則”?
盤尼西林是青黴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黴烷、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是由青黴菌中提煉出的抗生素。
比如我們的扁桃體發炎了之後,醫生就會給我們開盤尼西林,假設醫生告訴我們要吃一週的藥。但當我們吃了2,3天之後,或許扁桃體感覺好多了,所以就忘了要吃一週的叮囑,停止了服藥。
但往往這種情況下你的病症反而會復發,甚至比之前的更加嚴重。
而盤尼西林法則就是不徹底解決不停止。問題緩解不代表治癒,緩解問題只需一兩週,徹底根除總共只需6周,這是簡單的情況。
孩子的壞毛病從何而來?當我們了解了“盤尼西林法則”之後,還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們的這些壞毛病是從何而來的。
這個問題的結果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等等。但是我覺得最本質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為什麼這麼說?一個嬰兒從出生開始接觸他最先也是時間最長就是父母,父母的行為從小就在孩子的眼中像一個超長視訊一樣播放著,每個孩子最初都是白紙般的乾淨,而他的父母就是這張白紙上的最初書寫者。每一步的成長都存在著父母的影子,他的最本質的思維、道德觀念其實都和父母有著關聯。
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說父母對孩子言行都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等孩子進入學校社會後,他就會接觸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小孩子都有著極大的好奇心,每一個新事物他都會想去嘗試了解,甚至學習。而這個時候的小孩子都是沒有基本的辨別能力的,他覺得好玩他就會去接觸,許多的壞毛病都是這個時候學到的。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更加細緻的了解及管束,那孩子有壞毛病是不可避免的。
1、耐心教育,循序漸進
發現孩子有壞毛病時,父母千萬不要因為關切著急而對孩子進行過激的教育方式,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不適應的感覺,從而產生逆反心理更加難以糾正壞習慣,要耐心教育,循序漸進。從本質下手,了解他為什麼會有壞習慣,然後給他講解相關的例項,或者通過某件事情讓他自己悟到自己的錯誤,這樣的方式改正的壞習慣才是根治的。
2、抓住時機,對症下藥
亡羊補牢的故事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吧,出現問題了就應該及時補救,抓住時機,對症下藥。對待孩子的壞毛病也是一樣,一定要及時不可懈怠。就像人身上的痣一樣,小時候看它是一個小小的黑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痣也是會越來越大的,到最後影響到整體容貌。就會到小時偷針,長大偷牛的地步,惡性迴圈,無法管制,影響孩子的一生。
3、巧用故事,改正缺點
孩子一般都喜歡聽故事,但是也不能讓他只聽了故事,聽完就完了,每個故事都要起到影響他的作用。遇到孩子的問題,父母就可以用適當的故事來啟發他,讓他自省。巧用故事,改正缺點這種方式對孩子剛染上壞習慣時效果最好,不限年齡。
4、心態平和,保持寬容
記住,孩子永遠都是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的。無論什麼時候,孩子最信任的還是父母,但當你非常急切暴躁的與他交流,他就會恐懼,不是恐懼你的威嚇,他真正恐懼的是他會不會失去他唯一信任可依賴的人。隨之他就會先向你妥協,這種妥協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妥協,他只是在你的威嚇下怕失去你的信任而妥協的。
父母以為孩子改正了,殊不知孩子對你們依賴感和信任也在隨之減弱,漸漸他就會遠離你們,顯得孤僻,不敢和父母說交心的話,父母與孩子間正在產生隔閡,逐漸習得各種壞習慣。所以說,不論什麼時候父母的心態要平和,保持寬容,這樣孩子才會敢把父母當作可交心的朋友,聽從父母正確的勸言,將孩子引上正道。
5、靈活變通,轉移注意
讀書,運動,在家人的陪伴下旅遊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離開壞習慣的方式。其實,有時候孩子學習壞習慣不是客觀原因,而是主觀原因。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有家人陪伴他做他喜歡做的事情都是會讓孩子有美好回憶的,補足他所缺的幸福感,哪個孩子會去做人們所認為的壞事呢?這樣,壞毛病從何而來?
6、以身作則,成為榜樣
如果說孩子是一顆剛剛破土而出的小樹苗,那麼父母就是Sunny了,光在哪邊,小樹苗就往哪長。小樹苗以後的長勢和發展方向大多都取決於Sunny,如果Sunny沒有給小樹苗足夠的溫暖,足夠的能量,那他怎麼可能長成參天大樹,怎麼可能枝繁葉茂呢?如果Sunny沒有給小樹苗正確的引導,那他怎麼能夠蒼翠挺拔呢?如果父母都做不能以身作則,你憑什麼要求孩子做到?
雖然如何讓孩子改正壞毛病的辦法和訣竅有很多,但都少不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持之以恆。孩子還小的時候,不一定能記住很多東西,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故意要去重複犯下一些錯誤,只是忘了而已。所以父母也要給孩子多一點包容,細心耐心地教導孩子,讓孩子的壞毛病漸漸變成好習慣,養成好習慣變成習慣。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論怎樣,當他遇到困難時只要父母陪伴在身邊,他就無所畏懼。父母要主動去接近他們,讓他們可以把父母當做朋友去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其實有時候,真正了解你自己的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內心,再適用合適的教育方式,孩子就會改掉壞習慣。好了,最後我祝福所有的家庭生活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