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會嚴格要求,甚至採用打罵的方式,但孩子不僅沒有因此變得更優秀,反而成了“滾刀肉”。其實,沒有誰是天生的“滾刀肉”,孩子出現這種狀態,往往是源於家長錯誤的教養方式。
“滾刀肉”不是孩子對家長無聲的抗議,而是一種習得性無助[1],同時也是一種心理障礙[2]。習得性無助是因重複的失敗或受懲罰而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3] ,它一旦產生,不僅會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出現障礙,學習和社交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一方面會讓孩子對學習和社交失去信心,喪失興趣,導致成績下降,與家長、老師、同學的關係惡化;另一方面,孩子也會對學習和社交喪失動力,產生逃避行為,失敗體驗變多,加重習得性無助。而且這樣的孩子還會出現絕望、沮喪、害怕、逃避、抑鬱等負面情緒,有強烈的生理緊張和不適感,甚至出現心理疾病[4]。
“高壓”和“安逸”都會滋生無助感
很多家長對孩子是高標準、嚴要求,尤其是學業。由於家長的期望值過高,孩子往往很難達到,慢慢就會對自身喪失信心,放棄努力,從而導致習得性無助的產生[4]。此外,如果孩子成長於過度“安逸”的環境,同樣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因為在溺愛、過度保護、包辦替代等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失去形成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失去自我鍛鍊、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3],稍遇失敗後,無助感便會越來越強[6]。
打壓、比較,損傷自尊
有些家長習慣性地否定孩子,本想讓孩子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這種否定實際上會使孩子逐步懷疑自己的能力,開始不嘗試、不挑戰、退縮不前[6]。而且,家長長期對孩子的表現和能力發展做出消極的評價,對孩子的反應不敏感等,這些都會導致他們出現習得性無助[7]。此外,過度的打壓還會導致孩子低自尊。弗蘭克曾提出習得性無助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想要保護自己的自尊[6],當人們接收到別人的否定評價時,自信心會動搖,並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這種不被肯定的感覺。因此,他們寧願讓別人認為他們是不夠努力,也不承認是自己沒有能力。而且,自尊較低的人很難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戰勝困難,採取防禦性策略來防止別人低能力的評價,長此以往陷入惡性迴圈,其習得性無助感也在不斷增強[8]。
無止境的說教,也是“滾刀肉”的源頭之一
除了以上原因,家長沒完沒了的說教也是造成很多孩子成為“滾刀肉”的因素之一。因為孩子在小時候不敢直接反抗家長,只能裝著聽話,實際卻是左耳進右耳出,說教根本不過心。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自動過濾家長的說教,就成了他們眼中的“滾刀肉”。
積極教養,糾正“滾刀肉”如果放任習得性無助,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
家長修正自身,掌握方法是關鍵
如果孩子已經成為了“滾刀肉”,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是否有以上幾個問題,如果有,一定要及時調整。首先,家長批評孩子時要把握尺度,還要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其次,家長要多表揚孩子,但表揚的內容、程度要切合孩子的實際表現。最後,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要合理,設定的目標要符合實際。
建立積極人生觀,學會對抗無助
要想糾正習得性無助,讓孩子脫離“滾刀肉”狀態,家長不僅要修正自身,還要幫助孩子建立樂觀的態度和學會對抗無助感。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到挫折和失敗都是正常現象,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還要讓他們學會反思如何改進做法和避免下一次失敗,讓他們學會用積極的方式思考問題,保持對人生的樂觀態度。家長可以使用勵志繪本或者透過運動讓孩子學會戰勝無助。
孩子不可能一天就成為“滾刀肉”,也不可能一天就脫離這種狀態,家長在糾正時不可急於求成,以免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侯文君.面對滾刀肉兒子,勁兒往何處使[J].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09,8: 56-57.
[2]劉玉.淺談幼兒習得性無助的影響因素及教育策略[J].新一代,2018, (7):209-210.
[3]馬妮蘿.對幼兒習得性無助緩解策略的思考[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 (5):22-24.
[4]孫欣冉.兒童習得性無助現象研究綜述及干預[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32(6):35-40.
[5]燕良軾,顏志雄,鄒霞.兒童習得性無助的成因、機制及其緩解[J].學前教育研究,2014, (5): 57-60.
[6]羅俊.幼兒習得性無助的成因及教育對策[J].科教文匯,2009, (36):57-57.
[7]Hokoda A, Fincham F D. Origins of childrens helpless and mastery achievement patterns in the family [J]. Journal of Educa- tional Psychology, 1995, 87(3): 375-385.
[8]李玲玉.學習習得性無助感的影響因素 分析及應對策略[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