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在學琴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本身,都會遇到各種問題。

今天我們要告訴大家的“七是”與“七不是”,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學琴過程中的一些自然規律級原則,希望家長們在了解之後能夠更好的陪伴孩子學琴,讓孩子的音樂之路走得更加順暢。

1、孩子不愛練琴是必然,不是偶然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練琴的過程都是枯燥無味的,尤其是基本功的練習,一遍遍不斷的重複,分手練、慢練,怎麼彈都是那些死板的內容。孩子能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重複的內容是無法長時間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的,因此,孩子不喜歡練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2、培養興趣是大人的責任,不是孩子的天性

經常有人說,孩子有了興趣,鋼琴才能學好。但孩子對鋼琴的興趣是天生的嗎?可以說,大多數都不是。孩子的興趣多數都是後天培養的。孩子愛聽鋼琴曲,並不代表他對學琴就有興趣。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愛上彈琴,才是家長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3、孩子需要的是陪練,不是陪罵

孩子練琴時,許多家長都會坐在一旁陪練。家長的本意可能是為了陪伴和幫助孩子,但有的家長卻經常是一著急就大聲批評孩子。試想一下,孩子已經因為有些地方練不好而很焦慮了,如果這時候換來的是家長的大聲呵斥,那麼對孩子來說就是雙重打擊,是大大不利於孩子練琴的;

4、琴童期盼的是鼓勵,不是攀比

有些家長總隊孩子說:“你看某某家孩子,都考到幾級了,你再努力點一定能超過他!”您以為這樣的話語是在鼓勵孩子嗎?不是的,這其實是在變相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希望聽到的不是讓他超過誰,比誰強,而是鼓勵他,“今天已經比昨天進步了”、“錯音又減少了,再接再厲”,這樣他們才會彈得越來越好;

5、陪同上課時家長是旁聽,不是助教

在老師給孩子上課時,有的家長總是特別積極的與老師交流,甚至幫助孩子回答問題,彙報練琴情況;更甚者,老師講解的每一個知識點,他也要說說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無疑,這種情況極大地影響了老師的教學。要記住,是老師在給孩子上課,你要給他們師生充分的空間。作為家長,只需要在一旁靜靜聆聽即可。如果家長能與老師“配合默契”,那麼對孩子的學習必然更有益處;

6、考級是插曲,不是目的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考級是為了檢驗孩子學琴的成果,不是考到10級就說明琴學完了,學好了。對待考級,我們當然要認真,但這只是為了讓孩子有個鍛鍊的機會和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方式,而不是為了一紙證書。考級只是學琴的插曲,絕不是學琴的目的;

7、初衷是孩子一生能以音樂為友,不是以音樂為業

我們不得不再次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是為了讓他成為音樂家嗎?

或許在多年前,隨著郎朗、李雲迪的出現,有不少家長也曾有此想法,但音樂教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們也逐漸認識到,讓孩子學音樂,最重要的是,當孩子長大以後,面對生活的無聊或挫折,能有音樂相伴,讓精神上有所寄託,少一些急躁和功利,讓人生更美好。先與音樂做朋友,然後順其自然的發展,不要讓音樂在孩子的生命之初就帶上功利的色彩。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秋季寶寶受涼咳嗽吃什麼好?來學這幾款食譜迅速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