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教育現狀

現在的小孩子,幾乎都是在眾多家長的呵護中長大的,聽很多人抱怨,帶孩子各種累,特別是一家人帶一個孩子,更累!

想當年我們父母的那一輩人,都是一個人帶孩子,不僅要下地幹活,而且還要帶孩子,有時一帶就是幾個,也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喊累過。

而現在,一家人大多數只有一個孩子,每天都是圍著他轉,雖然帶的人多,但是感覺特別累。

教師和家長常常會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而束手無策:自覺性差,多數孩子總是被逼著、壓著才會學習,一不管就放羊,而且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識,自覺性這件事,怎麼苦口婆心地勸說都沒有用;

今天的孩子體諒他人的能力弱了,情商低,孩子間的交往也不像我們小時候那麼順暢自然了,一些小孩子自我中心的做法常常讓人無法接受,好的行為習慣太難養成了,比如孩子東西亂放不願意收,回家後坐沒坐相、吃沒吃相……

怎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1

如何進行有效的教育?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非常懂事的孩子,會讓我們的家長有很大的啟發。之前讀過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內容是某校開展親子活動,讓孩子通過摸手來辨認自己的媽媽。男孩的媽媽是一位失業工人,那些天做搬運工手上磨起了血泡,男孩本應很容易摸出自己的媽媽,卻故意猜錯,因為這個孩子知道後面還有一個環節:請猜對的人講講是如何猜對的,男孩怕講出血泡的事,引起其他人的憐憫,他知道媽媽不想活在他人的憐憫中。

這個小孩子跟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個時代,可是小小年紀的他卻如此懂事,讓很多大人都不禁感慨,相信這個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強的自控力和自覺性吧。

這個故事也在重複一個老道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樣的孩子早早就有了一種對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

2

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聖賢書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現在的生活相對已經很好了,幾乎不可能回到之前吃喝都困難的時代,甚至很多家長都會犧牲自己,無限制的去寵溺自己的孩子。

更有嚴重者是,我們的家長有意無意地再給孩子們創造一種與世隔絕的“溫室”狀態,讓孩子們很難接收到一丁點的困難。

現在很多家庭都能見到這樣的景象,即家長都在“與孩子一起上學”:檯燈下,書桌旁,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做作業,“媽媽,這道題怎麼做”“爸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很多家長丟了多年的中小學知識,都會努力再撿起來,溫習一遍,給孩子講到會為止,陪讀已經成了很多家庭的一個重要生活內容,甚至是主要生活內容。

在陪讀中,家長和孩子的不同態度非常值得關注。家長們都是各種急得要命,反觀我們的孩子倒是都很淡定。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家長苦口婆心的說了很多,但是孩子的自覺性和責任感都在逐漸消失。

還有一個方面,現在的孩子好像除了讀書,並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了,我們的家長都非常積極的幫助孩子做了很多事情;

導致很多孩子家務不會做,更不會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所以我們經常也會看到一些新聞,孩子玩遊戲,花掉父母辛辛苦苦積攢的幾萬塊錢。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也是非常的痛心,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無知,而是我們的家長沒有讓孩子知道這裡邊賺錢的辛苦,讓孩子對金錢也沒有很大的認知。

家長們一般都覺得,只要孩子把書讀好,其他的一切都不太重要,書都好了,就可以出人頭地,就可以生活的很好。

並且我們學校中部分老師偶爾也會有這樣的心態。他們一般會把勞動課、運動課等劃分為可人以取代的課程。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學生,好好讀書,孩子們會有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狀態學習。

時間久了,會讓孩子們生活在一種不太真實的狀態中,因為認知的侷限性,會讓孩子們對自己的未來和生活有些許的迷茫,更不要給孩子談責任感了。

3

培養責任感

我們要怎麼做?

第一: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時間和空間,這其實實在鍛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們應該學會適時的放手,把一些主動權交到孩子自己手中,這樣,會讓孩子再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識,並且自己對事物也會有一定的把控力。

第二:讓孩子學著承擔自己行為的結果。作業中,孩子有幾道題寫錯了,家長可以幫忙指出來,但是沒必要全部給孩子輔導。讓他們可以有一些瑕疵和錯誤,並且不斷用自己的能力去完善,這樣的過程會更有價值。

多一些這樣的經歷,他們就會懂得學習的價值,“要努力”就能內化成他們自己的呼聲。包括生活中的很多選擇,都請給孩子機會,讓他們自主決定,如果不是錯得離譜,不是有危險,就請尊重他們,他們會把自己的選擇與最終的結果建立聯絡,調整自己的行為,形成對自己的認同和責任感。

第三:給他們廣泛參與生活的機會,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才是一個人正常的狀態,只關注一個領域而不及其他的人,雖然活得純粹,卻也是最偏執、最不真實和最脆弱的。雖然孩子小,不一定會懂國事、天下事,但家事一定要參與,這包括必要的家務勞動和家事討論。另外,與其他孩子的互動,比如在外面與同伴一起玩耍,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間的玩耍正是社會經驗積累的過程,他們從中能感受到“承諾了就要做到”“都要尊重規則”等社會責任意識的雛形。

當我們家長真的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來做的話,讓孩子們自己做事,並且嘗試著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從自己的錯誤中改正,鍛鍊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作為一個旁觀者,適當的給予引導,但是千萬不要插手,讓孩子慢慢來,從而可以培養孩子的擔當。這樣的能力將會讓我們的孩子終生受用。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施捨式”給錢傷害孩子自尊心,父母要尊重、維護孩子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