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尹建莉老師的《自由的孩子最自覺》這本書,有一句話特別觸動我,成年人的恩怨不應該影響孩子的生活。
成年人之間的恩怨
看到這句話,我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出我童年生活中的各種不愉快,而這些不愉快中大部分都是因為成年人之間的恩怨造成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之間偶爾會有爭吵,並不頻繁,所以我的幼兒時期過得還挺快樂。所有的和諧在叔叔結婚後,全部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爭吵,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我童年的大部分時光就是在各種爭吵甚至是吵架中度過的。
傾斜的天平
也許沒有比較,心中就沒有天平。嬸嬸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後,媽媽心中的那臺天平就總是傾斜,總覺得奶奶那碗水端不平,事實情況確實如此,但不足以導致她們經常鬧矛盾,是互相猜疑導致她們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誤會越來越深。那時候的我們都還很小,也不知道該如何勸導父母,他們也並不覺得這樣不和諧的家庭環境,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心理陰影,對我們的性格塑造又造成多大的影響。
父母那一代並不注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只知道把孩子送到學校,就什麼都不管了。而且他們認為孩子是他們的一部分,大人之間鬧了矛盾,就會囑咐孩子不能與對方家的任何人有來往。
我們小時候就這樣被隨意操控,他們一吵架,我們孩子之間立馬切換到路人模式,過段時間他們和好了,我們馬上又變成至親的兄弟姐妹。時間長了,我們也都疲乏了,在他們鬧矛盾後,會偷偷地互相來往,躲著雙方父母。
之後我們都長大了,開始住校了,彼此之間聯絡越來越少,關係也就越來越疏遠了。也無所謂躲不躲父母了,因為我們幾乎沒有見面的機會,所以相互間的感情也就真的變淡了。
現在我也有了孩子,成為了一位媽媽,不想也不會讓我的孩子經歷那些勾心鬥角,我會盡我所能給他一個健康的,和諧的,舒適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家人們的愛,也懂得去愛自己的親人們。
成人之間的恩恩怨怨,無非是一些雞毛蒜皮,退一步讓一下,沒必要斤斤計較,針尖對麥芒的,更不要去影響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可以輕輕鬆鬆,樂觀開朗地去成長,是我們父母作為監護人,最為重要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