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大熊一歲了!
大熊從呱呱墜地,只會咿咿呀呀,到現在已經不止會說“媽媽”、“爸爸”,驚訝的是,最近大熊語言的發展甚至讓人覺得有點迅猛,能接收並反應的單詞和句子越來越多,好像說什麼都聽懂。
也是這一週,我的普通話發音網課結束了。
第一次系統學習普通話發音,從提打挺松、口部操開始,到陰陽上去、語流音變、共鳴發聲,我的改變和收穫很大。
身邊很多人詫異,我都一把年紀了,居然重新學習普通話。
說到下定決心練習普通話發音,還真有點淵源。
表面上是因為我給昊子和大熊讀繪本、講故事。不看注音讀吧怕讀不準,看著注音讀就覺得哪裡不對勁,總感覺有些彆彆扭扭的。
實際上記憶中我一直有一種感受,就是在和說話較勁。母親說,我8歲的時候還口吃,我自己已經記不清了。直到高中畢業了,我都不敢在正式場合開口說話。
大學畢業時因為考研成績突出,學校讓我帶頭做畢業演講。院裡的書記聽完說了一句話,這麼多年我一直記在腦海裡:“你的演講效果很意外,我發現你有演講天賦哎!”現在回想起來,那次鼓勵應該開啟了我對演講和公眾講話的興趣。
後來一有機會我就練習講話,除了用中文講,也用英文練。表達和演講給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很多我從前不敢想的機會。
相比而言,我最大的收穫,是能夠享受著每次演講帶來的樂趣和一步步提升自己的過程。
但多年以來我始終有個困擾,我對於普通話的發音體系一直不是很清楚。再加上說話時夾帶的家鄉口音,我在很多重要的場合,始終不能用標準的普通話去表達。
人很容易找到一個寬恕自己的理由,我覺得普通話發音是否標準其實也沒那麼重要、甚至有時候覺得帶點家鄉話也沒有什麼不好。
直到大熊出生後、給昊子和大熊讀越來越多的繪本,才漸漸認識到我對普通話的重要性理解得不夠,我甚至覺得自己從前有點執迷不悟。
慢慢地就有一種認識上的轉變,我不能再這樣說下去了。
為了兩個熊娃,算是我重新學習普通話發音的一個初心吧。
我對普通話重要性更深層的認識,與今年疫情期間讀得這本書有關——《父母的語言》。
看完這本書,才認識到語言對孩子的影響遠不止是普通話是否標準這麼簡單。以下三點是本書對我的啟示:
1、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2、0~3歲的孩子神經可塑性最強
3、孩子是學習語言的天才,我們卻把TA當孩子
01、語言對大腦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腦和人體其他器官相比是與眾不同的。出生時大腦只完成發育了25%,在嬰兒出生後的三年內它將完成80%的發育,而它的功能發展幾乎完全依賴於它所接收的資訊。
在孩子的咿呀學語的時期,孩子聽到父母們說的每一個細小的話語,都連線著孩子大腦數十億的神經元。這些話語在孩子的大腦中將產生複雜的神經迴路,從而刺激孩子的智力潛能達到高峰。
嬰幼兒從出生到三歲,每秒鐘都會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線,錯綜複雜的大腦回路組成了嬰兒的大腦的構造,從而影響所有的大腦功能,包括數學、邏輯思維、記憶力、情感、動手能力,甚至價值觀的形成。當然,也影響著我們的語言能力。
02、不要錯過0~3歲,神經可塑性最強的這段時間。
增強神經可塑性的關鍵一點就是孩子在早期接收到了什麼樣的語言。
我們的孩子在七個月之前都屬於世界公民。在七個月之前,任何接收到的複雜的語言對孩子來講都是一種音訊訊號,孩子可以敏銳地接收訊號並進行解讀,從而學會世界上各種不同的語言。此時,孩子的神經可塑性處於最強的階段。
到了七個月之後,孩子就偏向於吸收母語了。這也是為什麼外語難學的原因。
0到3歲期間,孩子如果沒有得到語言上的充分刺激和訓練,孩子的神經可塑性將會降低。得到了語言上充分訓練的孩子,神經可塑性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孩子神經可塑性越好,腦部開發就越好,個人潛力也越大。成年人在同樣的語言環境下,學起來東西很慢,原因在於成人已經丟失了神經的可塑性。
受到不同語言影響進行潛力開發的孩子在七個月或九個月時就能看出差別。
為了說明神經的可塑性,書中類比一個視力問題。
臨床醫學觀察,如果一個天生患有白內障的寶寶在早期接受手術,可以完全恢復視力功能。但是如果過了八歲之後再做手術,這個孩子的視力問題將終生困擾他。
這是因為孩子出生後的兩年內,孩子對色覺以及對世界的欣賞能力將得到充分的開發。為了發展視覺能力,寶寶需要有能夠看得到的東西。
那些白內障的寶寶的雙眼被乳白色的薄膜所覆蓋,大腦因為看不到東西,自動淘汰那些未使用的類神經連線,即那些很少被刺激的視覺受體。
所以即使在八歲之後白色的薄膜被移開,但此時孩子神經的可塑性已經很低了。很遺憾,孩子的視覺仍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同樣,父母說給孩子的語言也是如此。孩子接受到的語言越多,成長關鍵期的神經可塑性越能被充分利用,孩子的大腦越能得到充分的開發。
03、孩子是學習語言的天才,我們卻把TA當孩子
對於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語言是學習的必不可少的基礎。在語言的學習中,孩子才是語言老師,或者說,孩子們都是計算天才。
試想一下,如果你只能閱讀中文,而你現在必須學習一門外語,並且全程用外語理解所有單詞和發音的意義,你將如何應對?
而嬰兒將從一開始就聽到一段連續但不知所云的語音,他們將一段語音轉化為語音片段和音素,並將這些無意義的音段轉換成可以傳達意思的話語。
在我們理解或者說出某個詞彙之前,我們的大腦不得不進行“句法分析“,拆解音素後將他們拼接在一起並創造出詞彙。這是早期大腦學習本地語音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也就是說,在嬰兒開口說第一個詞語之前,他們就已經在心理上進行了反應練習,試圖弄懂如何做出必要的動作,最終說出清楚的詞彙和句子!
這其中需要大量的計算、理解,無疑是一個令人驚歎的過程!
在本書中,美國名為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兩位兒童心理學家,歷時2年半找來了42組家庭,包括13個處於高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10個處於中等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還有6個處於貧困水平的家庭。持續關注了孩子們9個月到3歲的成長狀況。
低收入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616個;高知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是2153個。相差將近4倍。低收入家庭的小孩不僅聽到的單詞數量少,而且會接收到更多消極的單詞甚至一些粗話。
在兒童4歲進入幼兒園小班之前,高知家庭的孩子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間,就已經積累了高達3000萬的詞彙學習差異。
這3000萬的詞彙差距,極大地影響了兒童在學習能力、邏輯思維、情商等方面的表現。當處於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中時,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增強,在開發大腦潛能及智力的同時,也導致其各方面能力的增強,反之亦然。
我們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差距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這個孩子上了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以後。實際上,不可見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是在三歲以前,那個每個孩子都非常可愛活潑、在地上蹣跚學步的時候,那個看起來孩子跟孩子之間沒有差距的時候。
這就是這本書觸動我的地方。
而產生孩子之間差距的根源,竟然並不是我們給了孩子什麼樣的胎教,什麼樣的資源。
而是我們作為父母,每天與孩子說了多少話。
儘管遺傳學的作用不容低估,但研究表明,對於兒童來說,父母的語言就是刺激大腦發育的最好的教育資源。
資料表明,兒童每天使用詞彙的90%以上與父母是一致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正是因為孩子是語言天才,語言認知能力堪稱父母的老師,父母才要重視和他們多說話、多聊天,還要注意如何說話。
人的言行是一個人能力表達的雙胞胎。
相比行動,語言表達的力量更直觀、更有時效性,效果更大。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像一面鏡子,能夠快速地反映了TA的專業、修養、知識、境界。
無論是從自身經歷、同事身上,太多太多和語言相關的畫面歷歷在目:畢業找工作、上班後紛繁的工作彙報、方案投標、商務談判、關鍵談話、公眾演講,甚至交朋友、談戀愛、家庭相處,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語言這項技能,語言能力的高低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人生是否精彩、生活是否幸福與語言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這些年,我發現很多人都有一個問題,用我們的俗語講就是上不了檯面。
有機會不敢發言,上了臺說不了話,該說的忘了,不該說的說了一堆。
這些問題與性格、文化、環境有關,比如我們的基礎教育不重視語言表達、應試教育嚴重偏文化科等等。
但層層歸因,這其中父母的認識和引導影響最大。當孩子錯失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以後的彌補只能是緩慢的改變。而等長大了,很多人就和自己妥協了,接受一個自己上不了檯面的現實。
這是無奈的,也是遺憾的。
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從生理角度上來說,語言也是另外一種運動。我們在說話時會動用72塊肌肉,在練習普通話發音時還需不停地練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可喜的是,一切的練習都是值得的,發音鍛鍊會讓肌肉得到鍛鍊的同時,又可以訓練神經,對大腦的其他學習有很大幫助。
過去的半年時間,我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一點點長進。恍惚之間,練習普通話的意義已經翻轉了。現在,我隨手翻起一本書大聲一讀就把昊子和大熊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給昊子和大熊讀書已經不是什麼壓力,而是一種從未有過的享受。
每想到只需要堅持多和孩子聊天,陪他們一起享受說話、共讀繪本,他們就可以更加自信、聰明、幸福地成長,這不就是生活中最應該做的事情嘛!
我反覆回味書中的這一句話:“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它就存在於父母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次交談和每一份互動裡。”父母的語言是對孩子開發潛力最好的教育,父母的語言是免費的,這恰恰與昂貴的早教課程、興趣班形成了對比。
於是大熊生日的那天,我默默地許下了一個願:
我希望大熊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全家人不用再把他當孩子,而是語言天才和語言老師;我要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多說話、多交流。讓他儘可能多地享受到語言的恩澤,開啟一個美好且充滿潛力的人生。
和孩子們多說話,激發TA們無限的潛能去擁抱幸福的人生。
The End.
至於如何和孩子溝通、溝通的技巧等,《父母的語言》這本書講到了一些原則。但這些技巧、方法都是要建立在溝通數量這個基礎之上。關於溝通技巧的問題,我會結合自己的實踐寫另外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