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我們最怕的就是一個“燥”字,空氣中水分缺乏,大人容易嗓子乾燥。表現在小朋友們身上就是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鼻炎和肺炎等多種呼吸系統疾病。所以,秋分之防燥養肺很重要。
小米大米粥是五穀之神,其實小米大米粥是非常符合我們這個播種,以及四季生長。對寶寶的脾胃,有非常好的幫助。大米和小米粥的米油可以很好的幫助去調節寶寶腸道功能的健康。而且這個調節是雙向調節,如果腹瀉的寶寶,喝了可以讓你腹瀉沒有那麼嚴重。如果是積食便祕的寶寶,又可以是潤滑腸道的作用。所以可以在秋天多給寶寶喝點米湯,米粥都是非常好的。
大家都知道百合有非常好的清肺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以把30克百合煮水,可以先泡10分鐘,然後煮20分鐘就可以。喝百合水,對於秋天潤燥是非常好的,而且還不會給我們的脾胃造成任何負擔。有的銀耳羹加入了紅棗,枸杞,蓮子,冰糖等,因為新增東西太多,反而可能增加寶寶體內的溼氣。
3.第三就是麥冬。麥冬的滋陰潤燥的功效非常好,我們可以抓一把麥冬,然後先把麥冬煮水,用麥冬煮的水去熬粥,這樣口感會更好,而且還能夠在粥裡面更多的起到滋陰潤肺的功效,但是脈動。家家長在熬的時候可以加一點冰糖,那像以上的三種食療方法就是這個米粥啊,米湯,粥油,我們是可以天天給寶寶去喝的,所以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非常好,那像百合水呀,嗯,麥冬水呀,這種我們可以一週適當的給寶寶喝3~4。
進入秋天,主要的問題就是天會變得乾燥,無論是面板還是腸道,還是口腔,整個人都會覺得沒有夏天那麼溼乎乎的。很多小朋友,會有的鼻炎,有的流鼻涕,一直然後咳嗽,還有的會便祕。
老一輩的人,他們那會兒會有說貼秋膘的這個這個說法,那是因為他們過去的這個生活條件不太好。但是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很好,吃的營養很豐富。如果還是按以前貼秋膘,大量吃一些比較滋補的食物,比如羊肉等,可能會引起寶寶體內有火。如果在秋天該收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還給他去補,反而對小朋友的這個脾胃功能會造成一個非常大的損耗。
很多小孩本身夏天過完以後就是體內溼氣比較大,秋天來了再一燥熱再一補,這個時候就很多小朋友就會積食和便祕。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比較好,要以通以清為補。所以我們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潤肺的東西,不要去吃太油膩的。建議大家要早睡早起,減少夜跑。晚上也不要帶小朋友,就是出去玩太晚,大概差不多7點左右就可以回家。
推薦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給寶寶們做推拿,讓他們降噪潤肺。
1.第1個穴位是取天河水。取天河水的位置,在我們寶寶小臂的正面也就是手心向上。取天河水的家長就把它想象成把水從天上取下來給寶寶,就應該是從我們的胳膊肘像手腕的地方推。向起到一個滋陰的功效,每個穴位快速的推拿200-300下。
2.第2個是補腎。補腎的位置在我們寶寶小指的螺紋面,首先這一面從指尖推向指根向。這個補腎的穴位可以幫助寶寶滋養腎水,也能起到一個滋陰的作用。
秋天潤燥的方法很多,比如泡一泡腳,搓一搓湧泉都是非常好的方法。湧泉穴的位置在我們寶寶腳底的一個人字形的焦點處,大家要注意,湧泉穴的位置不在寶寶腳心正中間,也不在腳心的1/2處。正確的位置是我們腳底有一個人字形,大家找到那個人字形之後,那個人字形的焦點才是湧泉穴。我們可以搓一搓或者揉一揉,幫助寶寶引火下行,起到一個滋陰的功效。
這三個穴位我們連在一起給寶寶去操作,可以兩隻手兩個腳都去操作。每一個穴位操作3~5分鐘,可以一週做3~4次。然後空幾天再去做,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好的在秋天去降降秋燥。
在這,我們想重點提一下寶寶秋天咳嗽的症狀。寶寶在換季的時候容易咳嗽,其實這個時候的咳嗽家長不要太緊張。因為很多小孩都是因為秋天吹了空調吃了冷飲,寒溼在體內,秋天陽氣就是陽氣向內收,然後這個肺氣開始往上喧。很多孩子是要通過咳嗽通過大便通過流鼻涕打噴嚏來排出來的。
寶寶咳嗽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寶寶就是儘量飲食清淡。然後再給寶寶去做一些化痰止咳的穴位,接下來給大家講兩個化痰止咳的穴位。
其實在寶寶咳嗽的時候,我們要關注的並不是咳嗽的怎麼樣,咳嗽的厲害不厲害。我們要關注的是它是否有痰,它這個痰的情況是怎麼樣。是不是剛開始前幾天是乾咳,然後慢慢有痰。從清痰到黃痰,然後再慢慢就沒有,這是一個正常的咳嗽的過程。
家長不要盲目去給寶寶用一些止咳藥,把這個本來應該排出來的東西一直在身體內。在這給家長們推薦幾個寶寶手上的可以止咳化痰,寬胸理氣的穴位。
1.第1個穴位是揉小橫紋。揉小橫紋的位置,在我們寶寶感情線的末尾處,就是家長可以讓寶寶握拳,在小手指的這一側有一個隆起的一個小鼓包,這個小鼓包就是我們感情線的末尾處。在寶寶咳嗽的時候,家長可以按揉掌小橫紋,可以起到一個非常好的化痰的作用。
兩隻手都要揉,一般揉三分鐘。
推四橫紋在我們寶寶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關節連線處,它是一條直線。我們來回去推,它的作用是可以很好的起到寬胸理氣,止咳化痰的作用。像很多小孩秋天吃多了,做這兩個穴位化痰是非常有效的。所以這兩個學生家長可以在家給寶寶去操作左右手可以每一個穴位各操作三分鐘。
3.第3個穴位是清大腸。在中醫中講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我們在秋天肺燥熱的話,大腸也會相對的比較乾燥。所以很多寶寶很多大人都會有這種便祕的情況發生,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家給寶寶去操作一些清大腸的穴位。
清大腸的位置在我們寶寶食指的繞側,從指根推向指尖向外推拿。兩隻手可以各操作三分鐘,它的作用就是可以幫助寶寶清大腸裡面的火,幫助他們排便。
4.第4個穴位順揉腹。每天在寶寶睡之前,給他們去揉一揉肚子。順時針的摩擦,對於寶寶的脾胃消化和腸胃蠕動會有很好的功效。讓寶寶保持一個每天正常的排便規律,這樣他們就不至於肺部有熱,脾胃有熱,然後造成內熱外感,引起咳嗽有痰等症狀。
家長在給寶寶操作小兒推拿的手法之前要注意:在寶寶飯後30分鐘內不要操作,也不要擦傷寶寶的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