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家孩子請求“再玩3分鐘”,您會怎麼回答的呢?
01
“媽媽,我可以再玩3分鐘嗎?”
“一個男生,你玩什麼不好,非在那織什麼毛衣?”
“別玩了,趕緊讀書去!”
面對媽媽的催促,小力並沒有放下毛線團,更沒有去學習,他繼續忙乎著手裡的活,樂此不疲。
媽媽看見小力這樣的反應,非常地生氣,媽媽把小力織好的圍脖,全部扯爛了。
看見自己辛苦好幾天的工作,就這樣被媽媽無情的毀了,小力嚎啕大哭。
為了報復媽媽,小力把作業本也撕爛了,扔了滿地。還好,尚有一點理智的小力,在大哭過之後,還是乖順地坐下來讀書了。
這時候,媽媽終於笑了,她自言自語地說:“真是玉不琢不成器,小孩子就是欠管教!”
只有小力心裡知道,他只是在擺樣子給媽媽看,他發誓這次考試,必須給媽媽考到最差的名次,懲罰媽媽!而現在他之所以這麼乖,無非就是“好漢不吃眼前虧”。
分析:
當孩子提出再玩3分鐘的請求,媽媽卻動用武力強制孩子停止玩耍,要求孩子必須立刻坐下來學習。
這種方式看起來是媽媽佔上風,效果很奏效。但是,往往“預後效果”會很糟糕。畢竟,小孩子的腦袋瓜裡,到底在琢磨些什麼,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孩子一旦想用考砸成績報復媽媽,媽媽也沒辦法。
02
“媽媽,我可以再玩3分鐘嗎?”
“你的時間,當然是你說的算了。不過,你要記得,寫不完作業是不能吃飯的!小孩子也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呢!”
小強想再玩會遊戲,他正在衝關卡,玩得很上癮。結果,他跟媽媽申請後,媽媽卻話裡話外在告誡他,寫不完作業不能吃飯。
面對“吃飯”的威脅,小強心裡有點忐忑了。畢竟,這事關重大,一旦不能吃飯,自己可是會很餓的啊!
可惜,再低頭看一眼手機,小強立馬又選擇了繼續嗨皮。果然,還是遊戲更有趣。
媽媽沒生氣,隨便兒子怎麼玩,媽媽都沒打擾兒子。結果,小強玩累了,肚子餓得咕咕叫,想找媽媽要吃的。這時候,卻發現飯菜被收走了,而且媽媽要求小強,必須寫完作業才能吃東西。
小強無語的哭了,感覺很懊惱,後悔自己的貪玩了。
分析:
媽媽的回答和行為,雖然有點過激。但是卻給了孩子一頓教訓,讓孩子真正的知道了,媽媽的話不是空口白牙,媽媽會說到做到。
雖然,這樣的媽媽看起來很“狠心”,但對孩子的警示作用,還真是足夠明顯。相信以後的日子裡,小孩子不會再隨意忽視媽媽的回答了。
03
兩位媽媽的回答不一樣,哪個媽媽教育出的孩子,能更有教養?
一個媽媽“直接拒絕孩子”,另一個媽媽“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權利”。看似都是一句回答的話,但結果卻不一樣。
第一種媽媽的回答,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小孩子被拒絕後,根本不服氣,就覺得媽媽在“仗勢欺人”。甚至,孩子還打算做點牴觸行為,懲罰媽媽。孩子的反應讓人一看,真的很沒教養。
畢竟,媽媽是在為孩子好,孩子卻如此不懂人情味,難免被人詬病素質低。
第二種媽媽的回答,只是給孩子自行選擇的權利。結果,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孩子根本挑不出媽媽的毛病,更加不會記恨媽媽。孩子會記住教訓,避免下次再經歷受罪時刻。
這樣的孩子越變越完善,能夠更好的安排時間,知道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教養會得到提升。
當然,我們不是要求媽媽,必須要拿孩子的利益去左右孩子,這只是一種小策略方法而已。
一個自律性強的小孩背後,站著一位“聰明”的媽媽。
聰明的媽媽,不會跟孩子針尖對麥芒。媽媽知道,那樣會傷害到孩子的顏面,讓孩子鬧心不愉快。但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讓孩子做個有教養、愛學習的孩子,很多媽媽仍煞費苦心的想辦法,爭取在孩子請求再玩一會的時候,更機智的回答孩子,引導孩子。
聰明的媽媽,除了會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外,還會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孩子提高自律性:
①幫孩子做好時間規劃,告知孩子如果繼續貪玩,對他的害處是什麼。比如說,作業寫不完,可能被老師點名批評等。
②當孩子做好選擇,願意放棄玩耍,安靜地讀書時,媽媽要和藹的誇讚孩子,鼓勵孩子下次還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