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個人,在一生之中,都會經歷多次離別。

學樂君曾和很多同齡的中年夫妻聊到離別這個話題,發現多數人都曾在某個午夜夢迴時,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離開,而孩子將在沒有羽翼保護的環境下長大。

很多時候,即便只是想想這個問題,都會讓我們淚流滿面。在平靜下來之後,又會慶幸自己不會經歷這樣痛苦的時刻,至少短時間內不會。

但我們都深切地知道,那一天遲早會來到,或早或晚。而有很多人,正在經歷這樣的痛苦。

學樂君今天想聊這個話題,是因為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則提問:

【我是一個35歲的媽媽,癌症晚期,可以給5歲的女兒留下些什麼有意義的東西?】

這個令人動容的提問,只有短短35個字,卻在知乎上吸引了數百萬人關注瀏覽,引起無數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思考。

一個母親,在可能是生命的最後關頭裡,在意的不是蝕骨的病痛,心心念唸的全是自己的孩子!只需一眼,雖知是本能,但已驀然動容。

或許,世間每一個媽媽都想護自己的孩子一世周全,每一個女人在做了媽媽之後最怕的就是病、就是死。

好比章子怡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的一段話:“我以前不怕死,做什麼動作,幹什麼事情,我都特別拼,但是現在我很怕……你看我一旦受傷了,我連女兒都抱不動,我左手使不上勁……

我們怕病、怕傷、怕死,不因自己,全在孩子!

但若真天不遂人願,病魔纏身甚至能看到死神的影子時,渺小如塵埃的我們,能給孩子留下些什麼呢?

回到那個知乎問題——受到很多文藝作品的影響,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如同這位提問的媽媽一樣,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每年寫一封生日信。但其實,這個想法只是感動了自己,未必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東西。比如最高讚的回答就是在反對這個想法:

錢,很俗,卻很必要

學樂君如今努力工作、奮力掙錢的最大動力,就是孩子。

所以,用遺囑、公證的方式把現在屬於你的所有財產劃給孩子,並交給最信任的、可以代你執行的人。

可能有些殘忍,但絕對現實。

死亡將至,這可能是能留給孩子的最後一筆錢。

別說愛人有多好,正值壯年的ta真能不再婚?不會再生寶寶?重組之後的新家庭又將怎樣待你的孩子?

別怕愛人不同意,甚至可以將愛人的一部分也劃給孩子,直言不諱地告訴ta:“這輩子,你對我好,我知道,你對孩子好,我也知道,可我不知道你將來再婚的人怎樣,我不能把孩子的幸福交給一個從沒見過面的陌生人。

當然,聰明如你,肯定明白我們擔心的不止是那個女人,還有無從考證的人性。

切記,除了白紙黑字約定好的,一切,都會變的。

我,不曾離開,一直在你心裡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比遺忘更令人絕望的是連想忘記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本身就對一個人知之甚少,而旁人又不想再提起。

所以,從現在開始,儘可能多地陪伴ta、愛ta,做一切能讓ta在餘生回憶起媽媽時嘴角上揚、眼角滿是溫馨的事情。

哪怕【每天起床抱她一下,讓她在日記本上畫一個小愛心,愛心裡畫一個甜甜的笑臉;每天睡覺前抱她一下,然後,你在她的小愛心外面畫一個大愛心,在甜甜的笑臉上加一個淺淺的吻。】

然後,把自己的人生和感悟寫給孩子吧,告訴她:

& 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有著怎樣開心的、奇怪的經歷;

& 我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求學歷程是怎樣度過的,有什麼經驗或教訓;

& 我和你爸是怎樣相識、相戀、結婚的,當時的我們長什麼樣,流行什麼衣服,有著怎樣的心情,家裡長輩的態度如何,又有沒有什麼非比尋常的事情發生;

& 你出生的時候什麼樣,第一眼看到你,我和你爸都是怎樣的反應;

& 在成為你的媽媽後,你我的相處過程中,有著怎樣的驚喜、幸福、驚險事件;

& 我在職場上又是一個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工作態度、工作經歷、心得體會;

& 我最喜歡哪個城市,最擅長做什麼事兒,最喜歡吃什麼菜,看什麼電影電視劇,什麼星座,什麼血型等等之類的個人特質;

& 確診癌症的前後,我是一個怎樣的狀態,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路程。這期間,作為老公,你爸爸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 面對癌症,我最終做出了怎樣的抉擇,又有著什麼樣的狀況,什麼樣的期盼;

……

(以上所有,有照片的配照片,有影片的留影片)

總之,盡你所能地給她一個有血有肉、有喜好有厭惡的媽媽。在她需要你的每一刻,一本日記,一沓照片,一盤影片都能讓她感覺到你,她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有著一個怎樣的媽媽,那不僅僅只是一個再也叫不出口的稱呼,那是一個鮮活的人,有著某些讓她驕傲的、尊敬的、嚮往的品質。

哪怕不能切身陪伴,起碼也要給孩子一個精神的寄託,心靈的歸宿,不至於像浮萍一樣無依、飄蕩。

畢竟:至親離世,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殘酷,何況幼童!暗夜不會少,淚水不會遲,她需要你,一定需要。

我在,我照顧你,我不在,你能自己來

龍應臺在《目送》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其實,不論是隨著長大自然而然地分別,還是因疾病意外而導致的猝不及防的離開,為人父母者,最希望的不過是給子女一抹溫暖的人生底色後讓她自己去塗抹屬於自己的色彩,離開我們,她們照樣可以笑、可以鬧、可以活得精彩。

所以,如果可以,教她一切生活技能吧,這樣,在不得已的告別之後,她也可以過得很好,哪怕是一個人。

日本一位罹患癌症的媽媽說:

“我沒錢、沒權、沒地位,完全不知道該給女兒留下什麼……想了想,我只能教會做飯、做家務,讓她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能好好地活下去……”

她在得知癌症復發來勢兇猛,不間斷的治療遲遲不見顯著效果時,也開始思考:“該給女兒阿花留下點什麼,才能讓她在沒有媽媽的日子裡好好地活下去?”

“阿花,做飯這件事與生活息息相關,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務,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能活下去。

她在孩子4歲生日當天,送她一條碎花圍裙,“記得第一次看阿花用刀的樣子,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可還是忍住沒出聲,也沒伸手……”

後來,只要是阿花力所能及的,媽媽都讓她自己來。“這樣有一天我不在了也沒關係……我希望女兒一個人也能堅強茁壯地活下去。”

2015年,根據她的真實人生改編的電影《小花的味增湯》上映。早已成為料理小能手、生活小靈通的12歲少女阿花跟著爸爸觀看了這部電影后,紅著眼睛笑著說:“想媽媽了。

相信那一幕,在天上的媽媽會看到,也會欣慰,因為她知道自己最捨不得、最放不下、最牽掛的那個孩子正帶著媽媽留下的愛和獨立的能力,守著和媽媽的約定,幸福地生活著。

有問題不要怕,有媽媽軍團

當然,人生路上,除了生存,還有成長。

在那個從0歲到3歲,從3歲到7歲,從7歲到18歲,從18歲到更大年紀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對於女孩子來說。

這時候,她需要的就是你的人生建議。

以朋友的身份、以過來人的姿態給她些參考吧,讓她在迷茫的、慌張的、不知所措的時候有個方向,有個借鑑:

& 突遭變故後,面對周圍人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態度要如何應對;

& 爸爸有再婚想法時,面對新的阿姨、新的家庭模式要有怎樣的主見,怎樣的相處方式;

& 在各個生長髮育階段可能會遇到哪些生理、心理問題;

& 在學校、社會、職場等不同場合下又可能會遇到什麼狀況,該如何解決;

& 選擇人生伴侶時,最應該注意什麼,結婚後,又該有怎樣的立場;

……

當然,除了以上自己給出的建議,離開之前,不妨參照《爸爸軍團》裡的男主,給孩子選一個值得信任的“媽媽軍團”,將孩子託付給她們,若孩子爸爸再婚物件不錯,她們可以靜靜觀望,默默守護;若孩子爸爸再婚物件對孩子不好,她們大可出手相助,免得孩子飽受苦楚。

《爸爸軍團》的作者是一位美國頗具影響力的作家,卻在生活如日中天時確診癌症,他最不能接受的是不能親眼看著雙胞胎女兒長大。於是,他組建了一個“爸爸軍團”——由六位最欣賞與信賴的朋友組成。

他相信,這六位陪伴他走過人生不同階段的朋友可以成為自己的聲音,把不能教給女兒們的人生功課傳授給她們。他希望女兒能夠透過他們去認識世界,也認識他!

同時,他還說:我並不是自私地想要你們為此投入自己全部的時間、精力和感情。只要時不時地給他們幾句貼心的話語、一扇敞開的門、一個溫暖的擁抱就足夠了。她們會明白,你們永遠會陪在她們身邊,你們永遠都會是她們的指引和依靠。

作者寫給“爸爸們”的信

孩子,我希望你一生有人愛,也能愛人

以上所說,假設的前提都是死亡,而這個沉重的話題,該怎樣向孩子說明?又該怎樣才能避免孩子可能因此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對於幼小的孩子,總可以有不少充滿善意謊言的“愛”的傳承:

比如,爸爸的故事

爸爸身患絕症,為了讓年幼的孩子能順利過渡,他自制了一頂外星人帽子,很特別,一看就忘不了的那種,每天都戴著。

孩子問他:你為什麼總戴著這個?

爸爸說:因為我是外星人啊,過段時間,爸爸就要回去了,可能要很久很久才能再來看你,你可千萬不要忘記爸爸呦……不過,你肯定也不會忘記的,因為爸爸回來的時候,也會戴著這個帽子,那樣,你就能認出我來了!當然,可能長的樣子會和現在不一樣,因為在另一個星球上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我可能都重生幾次了。

不久,爸爸真走了。

又過了很久,媽媽找了一個新的男朋友,很愛她,也愛孩子。

婚禮那天,男人按照孩子媽媽的要求,戴上了一頂和爸爸一模一樣的外星人帽子,溫柔地抱起孩子說:寶貝,爸爸回來了。

又比如,媽媽的故事

一位媽媽身患絕症,時日無多,為了讓3歲的兒子能接受即將發生的死別,她留給了孩子一個童話。

她說:媽媽正和病魔戰鬥,如果媽媽贏了,就繼續做你的媽媽;如果媽媽輸了,就只能變成天上的仙女,但只要你和爸爸一樣堅強,我就會變成另一個女人的模樣,回到你身邊。

兒子迷惑地問:那,我怎麼知道哪個人是媽媽變的?

她說:如果有一天,你爸爸讓你管另一個阿姨叫媽媽,那個阿姨就是媽媽變的。

後來,媽媽走了。

再後來,在他5歲的時候,爸爸真的帶回來一個女人,讓他叫“媽媽”。

他很開心媽媽回來了,卻沒注意抱著他的女人淚流滿面,她感動於孩子親生母親的愛,也誓言要對得起那聲“媽媽”。

可對於稍微大些的孩子,我們可能就要客觀地向她們說明生死是自然規律,病魔也從不挑人下手。千萬別因媽媽的離開而怨恨什麼人,遷怒什麼人,從此失去快樂的能力,愛的能力,甚至覺得媽媽都不在了,還有什麼資格笑?還有什麼資格吃好東西?還有什麼資格看電影?還有什麼資格活得好?連快樂都是一種背叛……

那不是對媽媽的愧疚,而是對媽媽最大的傷害!每個孩子都因愛而生,但每個媽媽卻都不能陪伴她們一輩子,只是我們的節奏比其他人快很多!

(雖然還沒到那個年紀,但不妨陪她做完女孩子都在意的事情:打耳洞、買飾品、婚紗照、母女鐲、戒指等等等等,留下只屬於母女之間的印記,留下你深深愛她也希望她被愛的印記)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在這個世間的影子,你的一舉一動代表的其實就是媽媽……

當然,以上種種,都有著近乎殘忍的理性,若能容許真情流露,學樂君想對那位34歲的癌症媽媽說:

把你自己留下吧,你,才是對孩子最有意義的存在。相信科學的進步,相信醫生的醫術,努力地活下去。

在不必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光裡,過好自己的人生,儘可能長地活下去,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準媽媽睡覺的時候, 胎寶寶都在忙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