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科技改變生活,越來越多的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吃的、穿的、用的,各式各樣,隨便買個什麼產品也都會附帶一份說明書,讓我們能更好地瞭解所購買的產品,以便更好地使用。除了產品說明,我們進入一個新的行業甚至進入一個職業都會有一個崗前培訓,讓我們能更好的適應新的工作和角色,給了我們自己一份“行動準則/說明書“。
可偏偏我們最重要的“產品”——嬰兒,一經生產無法退貨,純裸機,不包郵,無售後,充電慢耗電快,無程式設計,不定時響鈴,可謂是“高規格”、“高要求”、“操作複雜”卻沒有一份說明書,而作為製造者的我們也沒有崗前培訓,也沒有提前學習,將在嬰兒到來之際手足無措。
慌亂中的求助
六月底,團隊接到一位媽媽的求助:奶量太少,寶寶體重增長不好,銜乳不正確,餵奶時哺乳疼痛,右側乳頭短平,餵奶疼痛感非常明顯。
通過後臺,我初步瞭解到媽媽遇到的困擾,取得聯絡後和媽媽進行初步溝通後,進一步結合她給出的資訊,立馬整理了需要了解的相關資訊發給她,第二天,媽媽整理好了資訊,發給了我。我仔細分析了資訊裡的內容後與媽媽約定了時間影片溝通。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透過詳細的影片溝通,我又進一步瞭解到,媽媽在產後第一天就已經開始哺乳,但每次讓孩子吸吮乳房時間比較短,親喂完後孩子沒有睡覺就給孩子補充配方奶,直到第三天寶寶因黃疸較高改成了全配方奶餵養,媽媽每3小時定時吸奶,但奶量一直不能滿足孩子需求,直到諮詢時,每天還需要新增120~200ml左右的配方奶,並且每次孩子吃奶都很煩躁,拉扯乳頭,餵奶時疼痛難忍。
影片溝通中,寶寶哭鬧,我鼓勵媽媽試試餵奶,整個餵奶的過程中寶寶著急,媽媽表現得緊張、不自在,好像孩子一到身邊就成為一把枷鎖,整個人都僵硬了,而一旁的月嫂抱孩子,拖頭、捏乳房、擠乳房、摸孩子耳朵,忙得不可開交動作卻一氣呵成,就如收集到得資訊裡一樣,多不停的閃現在這對母嬰之間——“月嫂”、“月嫂”、“月嫂”、“月嫂”......
找到鑰匙,解開枷鎖
結合資訊收集及影片中的溝通全面瞭解媽媽的經歷與她的擔憂,評估了她與寶寶的情況後,陪著媽媽分析梳理了當前她的奶量情況、哺乳疼痛的原因,以及她和孩子的情緒狀態。我鼓勵媽媽更多的參與到寶寶的照料中,嘗試與寶寶進行肌膚接觸,並指導媽媽按需哺乳,調整銜乳姿勢與哺乳姿勢,儘可能讓孩子做到深銜乳,教給她提高孩子吃奶效率的方法,護理好乳頭,避免原本已經磨損的乳頭損傷加重,也教給媽媽手擠奶增加對乳房的刺激。
由於長時間依賴月嫂,寶寶處於“託管”狀態,媽媽對於抱孩子很不熟練,抱著孩子時依然會感覺到緊張,但對於全母乳親喂的嚮往讓她滿懷信心地努力著,陪伴的第二天,銜乳哺乳姿勢的調整就有了很大的進步,哺乳時痛感有所減輕,這一天前補充30ml配方後吐奶較多,媽媽開始對此感到疑惑,孩子是否只是單純的需要吸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四天,月嫂離開家孩子徹底回到媽媽身邊,沒了專業人士坐鎮,這個家庭一瞬間兵荒馬亂,孩子不適應,哭鬧較多,媽媽剛剛建立起來但信心受到了影響,恰巧這一天孩子兒保時告知寶寶體重增長不好,親喂有所減少,配方奶的量增加到了三百多毫升。她不停的發來各種各樣的問題。
透過文字,我感受到她的緊張與壓力,我再次鼓勵她放鬆下來和寶寶進行肌膚接觸,有意識的觀察孩子的訊號,及時滿足,試著去適應沒有月嫂的生活。
迴歸,才算起航
剛剛開始與孩子進行肌膚接觸,媽媽反饋孩子不太適應,表現出抗拒,只有吸吮著乳房、抱著才能讓寶寶情緒更穩定,家裡4個大的都搞不定一個小的。
不可否認,媽媽的懷抱對於寶寶而言才是最溫暖的港灣。
第5天,媽媽依然繼續堅持調整,並再次取得了進步,媽媽和孩子都開始放鬆下來享受肌膚接觸了,同時孩子吃奶的效率再次提高了,吃過之後情緒狀態相比一開始穩定多了。
直到諮詢結束時,媽媽實現了餵奶無痛,手擠奶越來越熟練,配方奶減少到了一天60ml,並且孩子體重增長了1斤,更重要的是,媽媽和寶寶更默契了,當寶寶哭鬧時,媽媽的懷抱已經能很好的安撫到寶寶了。
一週的時間在養育孩子的日子裡是一段非常短暫的時光,但這一週裡,在媽媽和寶寶持續不斷的努力下不斷帶來的改變和驚喜,是養育路上最寶貴的財富,整個家庭再也不會因為聽到孩子需求的哭聲而煩惱緊張,就此踏上了輕鬆的養育之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