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據統計:兒童在遺傳父母身高方面有52.4%都是不達標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偏中等身材。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各方面比較優秀,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看顏值、看臉的時代,如果孩子樣貌和身高都比較優秀,無論是就業還是找物件都比較輕鬆。

特別是對身高方面的要求,如果父母的身高並不樂觀,就更會擔心自家孩子受遺傳影響長不高。

爸媽身高沒到1米7,孩子還能長高個嗎?

小麗的兒子今年上高三了,從小就是品學兼優的孩子,學習好不需要小麗太操心。懂禮貌與同學相處也很好,可以說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小麗有這樣的兒子也覺得很自豪。

但是有一件事讓小麗很發愁,就是兒子的身高才1米6多一點。正常到了高三這個年紀男孩子最少都能1米7以上。

因為小麗的老公是南方人,身高不足一米七,自己也是一般身高1米6,從小就想到了可能孩子會受到遺傳因素導致身高不高。

所以從小補營養、運動、鍛鍊各種方法都想過,效果卻不理想。都說過了20歲身高基本就固定了,所以小麗還想趁著最後的機會再努努力。

難道父母身高不高,孩子就沒希望長到1米8了嗎?

身高和遺傳的聯絡有多大?

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其中天天條件佔70%,後天因素佔30%,這樣看來父母的身高真的會決定孩子的身高。

◆ 與媽媽關係不大

老人有句話說“爹矮一個矮,媽矮全家矮”,都認為媽媽的身高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科學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身高遺傳分別佔89%和87%,基本沒有差別,媽媽和爸爸的影響基本持平,並不全是媽媽的責任。

◆ 計算得知孩子的身高

透過多年對遺傳學的研究,根據父母身高的影響可以透過一個計算公式來預判未來孩子的身高。

男孩身高:45.99+0.78x(爸爸身高+媽媽身高)÷2±5.29

女孩身高:37.85+0.75x(爸爸身高+媽媽身高)÷2±5.29

比如爸爸身高180,媽媽身高160,那麼男孩的身高就是173.3-183.88,女孩身高就是160.06-170.64。

如果想知道您家孩子未來的身高,可以透過這個公式來計算一下。

促進身體長高的主要營養元素是蛋白質、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蛋白質不但幫助長高,也是身體發育的重要因素,所以日常孩子飲食可以多吃豆製品、魚蝦、牛奶、瘦肉等。

礦物質含量比較多的食物有木耳、魚蝦海鮮、各種貝殼類以及牛奶和豆製品。各種維生素就是新鮮的蔬菜水果,比如菠菜、胡蘿蔔、蘋果、香蕉等等。

如果孩子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基本的日常飲食是可以滿足身體需求的。

當人體睡著後,身體會分泌一種生長激素,無論是對孩子身高發育還是身體機能的發育都非常有幫助。特別是夜晚的睡眠分泌會更旺盛。

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是夜裡9點到凌晨1點,凌晨5點到7點,所以想讓孩子長高,最好能在9點之前上床睡覺。

運動可以幫助長高相信這個理論很多人都是認可的,實驗證明:同齡孩子,堅持運動半年後比不運動的孩子平均身高能高5-10釐米。

透過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讓肌肉和骨骼得到充分的營養,運動也會調理人體的內分泌,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

所以父母多鼓勵孩子參加運動,比如跳高、籃球、羽毛球、游泳等。

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從而促進骨骼的發育。透過我國人口分佈可以看出,普遍南方的身高要比北方偏低,因為南方經常陰雨天氣,光照時間比較短。

父母帶孩子運動的時候可以選擇戶外,既可以曬太陽還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父母希望孩子有個高海拔,飲食營養是關鍵睡前一杯奶

牛奶有促進睡眠、補鈣的雙重功效,所以睡前半小時喝奶對長高幫助很大。3歲之前主要以配方奶為主,3歲後可以選擇純牛奶或者低脂牛奶。

拒絕補品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長得快就給吃各種營養品、補品,這樣做會讓孩子早熟,擾亂身體的內分泌,即便眼前看是長高了,但是會影響長遠的身體發育。

在決定孩子長高的諸多後天因素中,最首要的便是兒童飲食情況,換句話講,孩子長高與攝入的營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的身高情況如何呢?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睡衣家長”被嫌棄,日本媽媽穿得像選美:有娃後穿衣不能太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