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對交往方面認知的不成熟,有時會出現“被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情況,那麼面對孩子間的這種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們分成了幾種不同的派別,來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

認為孩子不用打回去:

1、打人不文明,不是好孩子的做法,告訴家長和老師就可以了。

2、小孩子打架都是鬧著玩,不用太在意了。

3、應該寬容一點,動手不好,可以多講道理解決問題。

認為要打回去的:

1、告訴老師也不能解氣,一定要還手。

2、要還手,不然孩子以後就變成受氣包了。

3、不打回去的話,打人的就更加囂張了。

這個問題的難點就在於不甘心孩子被打,然而又怕以暴制暴讓小朋友變成“壞孩子”。那麼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被打就是被欺負了嗎?

我們總喜歡把成人世界的規則強加到孩子身上,可明明在小朋友看來什麼事兒都不是大事兒。

他們情緒來的快也去得快,可能上一秒還哭喪著臉,下一秒馬上就和對方拉手和好了。小孩的世界觀大部分取決與成人的引導。

大部分家長都會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的主張暗示給孩子“別人打你就是欺負人”,“打人的都是壞孩子,不要靠他們太近”。這樣的引導完全是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待問題,但不一定符合幼兒世界。

小靜和小紅經常一起打打鬧鬧,可小靜的媽媽看不過去,就經常暗示孩子“她總是欺負你,別跟她玩了”,導致小靜慢慢疏遠了玩伴,也變得越來越孤僻。

有時,家長的這種暗示對孩子來說比被人打了一拳更不好受。比起其他,孩子們的快樂互動和友誼更重要。

孩子被打,一定要打回去嗎?

除了正常的玩鬧,小朋友之間也經常有打架的時候。這時該怎麼辦呢?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先讓孩子打回去,然後再弄清楚打架的原因”。

可是主張讓孩子打回去的家長都對自己孩子的實力太過自信了,如果打人的孩子太過強壯,不是想打回去就能打回去的。

小朋友一般不能準確判斷形勢,一味教導孩子捱打要打回去並不是太明智的做法。如果對方太強,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不還手,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懦弱嗎?

想讓孩子打回去的家長擔心的主要問題還是“不還手會變懦弱”,其實不然,處理問題的方式不止一種,不還手不代表膽小怕事兒。

再說回來,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不取決於他對待一件事的反應方式,而是來自於家長長期的引導。學會正確面對問題、化解內心的憤怒是孩子的必修課,找到和周圍同伴更好的和平相處模式也更利於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還不還手是不是代表懦弱還要靠家長的引導,要讓 TA 明白不打回去不是害怕、躲避,而是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不打回去,還能怎麼做?

1、語言威懾

“老師說過不能動手打人”“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由於年齡小,有些孩子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恰當的,這時家長要教小朋友堅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的態度,讓對方知道自己很生氣,也不是好惹的。

這樣那些調皮的孩子下次行動之前就會有所顧忌,不會再隨便動手動腳了。

2、高聲呵斥

如果呵斥還不能及時制止暴力,看來接下來就得用上更強有力的反擊了。這時小朋友們可以試著大聲尖叫。比如這樣大吼“住手!”“再不住手我就告訴老師了”。

3、主動告訴家長和老師

如果孩子體質太弱,抵抗不過對方的攻擊,一定要及時尋求家長和老師的幫助。如果家長和老師不在場,也要學會向周圍的其他成年人求救。

孩子被打,家長怎麼辦?

1、感同身受,安撫孩子情緒

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被打了,立刻火冒三丈,恨不得馬上跑出去替孩子報仇,還有的家長先把自己孩子訓斥一番,讓他反省自己的過錯。

這樣的反應是不恰當的,傾述換來的不是安慰而是責備,孩子就會慢慢疏遠家長。

孩子回家哭訴,作為家長,再忙應該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來與孩子平視,輕輕地抱著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

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詢問是怎麼回事,確定後給予安慰,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儘快擺脫氣餒和自我否定的情緒。

2、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好多家長喜歡幫孩子包辦一切,但這樣的溺愛和保護會讓小朋友越來越沒主見,無法獨自處理突發事件,在受到欺負時也不敢反抗。

家長平時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生活小事兒,比如玩具、衣物等,逐漸鍛鍊小朋友的獨立能力。

3、事後和孩子好好談談

晚上抽點時間再好好問問孩子白天的感受,了解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三言兩語略過,說明他可能根本不在意這事兒,對他沒有造成任何心理影響。

但如果孩子吞吞吐吐,眼含淚花,說明他很在意。這時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聊一下,解開他的心結。

4、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提高社交能力

一般看起來柔弱或不合群的孩子容易被欺凌和毆打,所以為了減小孩子在外面受欺負的機率,家長平時要注意提升孩子身體素質,偶爾帶他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更近一步參加跆拳道、柔道興趣課。

這樣不光可以增強孩子體質,還能讓孩子更有活力,不再柔弱。

另外,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家長也要注意讓他多參加社會活動,讓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和交際圈子。

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多鍛鍊,才能和同伴形成凝聚力,遠離暴力,用自己的內心力量保護自己。

5、父母是孩子的行為榜樣

沒有打人的孩子就沒有被打的煩惱,平時我們周圍調皮搗蛋的熊孩子也不少,這些孩子的暴力傾向一般都和家庭環境脫不了關係。

如果你的孩子總愛打人,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時是不是總是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是不是容易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到和孩子的相處中呢?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和啟蒙者,孩子性格的養成和世界觀需要我們耐心細緻地引導,願我們的家長都能培養出文明禮貌,又不失主見和膽識的孩子……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不合作,或與你的言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