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常常會說一些威脅的語言但自己卻不能及時察覺
比如下面這些場景,父母們是不是似曾相識?
當孩子沒有收拾玩具的時候,媽媽指著孩子說:“你的玩具趕緊收好,不然可能就會不見啦!“
當孩子作業沒做完的時候,家長很嚴肅地說:“你趕緊做作業,完不成就不許玩!“
當孩子起床磨磨蹭蹭的時候,媽媽過來說:“就給你10分鐘刷牙,不然我就拿走啦!”
當孩子在蹦躂的時候,媽媽著急地說:“你這樣做很危險,你再不停下來,媽媽就要生氣啦!”
在上面這些對話中,如何能分辨出哪些語言表達出來的是對孩子的威脅?哪些是讓孩子承擔後果呢?
要分清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哪些是對孩子的威脅,哪些是讓孩子需要承擔的後果,關鍵點是什麼?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分析說話的後半句,到底是媽媽、爸爸對孩子的要求?還是孩子做這件事情後會發生的自然後果?
比如,在上面的這些對話中,當孩子沒有收拾好玩具的時候,媽媽要孩子趕緊收好,不然可能會不找不到玩具。
這句話,就是提醒孩子如果不收拾好玩具,玩具就會因為亂放而造成下次想玩的時候,可能有些玩具就找不到了,這就是告訴孩子,不收拾玩具這件事情將會發生的自然後果。
再比如,媽媽對孩子說完不成作業,就不許玩,這句話就是媽媽對孩子的威脅。
因為“不許玩”和“沒有完成作業”,這兩件事之間不是自然的因果關係。
沒有完成作業的自然後果是第二天不能及時交作業,不交作業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還會影響學習。
而沒有完成作業,就不許玩,這是媽媽對孩子的懲罰性的要求,這屬於對孩子的威脅。
掌握了這個關鍵分辨原則,我們就不難分辯哪些語言是對孩子的威脅,哪些是是讓孩子承擔後果了。
比如,在上面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中,其中這幾句:孩子磨蹭不在10分鐘內刷完牙,媽媽就要拿走;你這樣做很危險,不停下來媽媽就要生氣了,這些話都屬於父母對孩子的威脅。
我們父母要怎麼和孩子溝通交流,怎樣說話才能讓孩子明白做事情要自己承擔後果呢?在和孩子進行親子溝通的時候,我們父母可以把關注點在孩子做的這件事情的本身,就事論事,告訴孩子做這件事情會發生什麼樣的自然後果,媽媽爸爸會擔心、著急等等。
比如,孩子爬高爬低,媽媽要告訴孩子這樣做很危險,如果不小心摔下來,摔傷了,自己會疼,也會影響行走和活動,甚至會影響正常上學,既損害身體又耽誤學習,爸爸媽媽對你這樣的行為感到很擔心,很著急,這樣的行為後果也很嚴重,希望你馬上停下來。
父母用這樣的語氣和方式跟孩子說話,既講清楚了事情的自然後果,又對孩子表達了父母的關心和擔心,有利於讓孩子能夠明白後果的嚴重性,也讓孩子容易接受爸爸媽媽善意的提醒。
當然,孩子因為年齡小,沒有經驗,並且無知無畏,所以對做很多事情將會產生的自然後果是不清楚的,可能完全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
所以,需要我們父母有更多的耐心,用更清晰的語言跟孩子交流和溝通,把事情後果的嚴重性跟孩子講清楚,同時,父母也要很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發自內心的對孩子非常關心的情感。
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養育孩子長大,但是父母卻不能代替孩子去過一生。
所以,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要利用一切機會讓孩子儘早明白:自己是要為自己做的事情去承擔結果和後果的,家長是不能代替孩子承擔責任的。
如果孩子能夠承擔做事的責任和後果,父母就要及時地表揚和鼓勵孩子繼續這樣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孩子玩完玩具,然後聽媽媽的話,及時把玩具都收拾好了,爸媽可以馬上表揚孩子這樣把玩具收拾好,下一次拿玩具就很方便,也不怕玩具找不到了。
孩子每次做得好,父母就馬上每次表揚,每次鼓勵,幫助孩子養成收拾物品的好習慣。
再比如,孩子按時做完了作業,收拾好了明天上學需要的物品和書包,父母可以及時表揚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更有利於學習效率和成績的提高。
當我們父母能夠清楚地分辨哪些語言是對孩子的威脅,哪些話語是讓孩子承擔責任,這樣,孩子就會了解和認清楚事情之間正確的因果聯絡,也知道自己要為自己做的事情承擔責任和後果。
比如,當孩子明白了刷牙是為了自己牙齒健康,不牙疼,不形成齲齒;按時寫作業,好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給自己學的,不是給父母學的。不去危險的場所,不做危險的動作,這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不讓自己受傷。
當父母不再用威脅的語言去和孩子溝通交流,而是心平氣和地就事論事,孩子就不會是因為父母威脅,因為自己感到恐懼和害怕而不去做或者去做這件事情。
當孩子從父母的教育中,明白做一件事情,就會產生一件事情的自然後果,並且要由自己來承擔這件事情的後果,那麼,孩子就會因為明白了做事是要自己為自己負責的,所以就會在心裡產生自我驅動力。
孩子有了自我驅動力,就會主動思考要不要做這件事情,怎樣做這件事情,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如果做不好,自己將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這樣,孩子就在父母的引導下,學會自己決定做不做這件事,併為這件事的後果承擔責任。
所以,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只要及時覺察出自己的情緒,不因為生氣而說威脅的話,而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就事論事,告訴孩子承擔事情的自然後果,孩子就能夠不僅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和愛,還能從這個事情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學會思考,自我驅動,逐漸成長為一個會對自己負責,也能對自己負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