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燙頭髮,趕緊剪了吧,多耽誤學習,天天把精力放在頭髮上了,能學習好嗎?”“煩不煩”孩子說著摔門而出……
“趕緊把手機拿出來”,鄰居小張指著自家兒子書下面的手機吼道。“手機放在書下面我就看不到了?不要自欺欺人好嗎?作業做完了嗎又開始打遊戲?成績都下滑到倒數第二了。”說著一把奪過兒子的手機。這時兒子也無動於衷,坐在桌子旁看著天花板發呆轉起了筆……
相信不少家長有過相似或相同的經歷:在家庭教育的某一時期,孩子變得很難管教,再也不是那個小時候像洋娃娃一樣可愛的言聽計從的小寶寶了。跟家長硬碰硬反著來,說多了還容易煩,做事很難集中精力,成績下滑嚴重等,這就是叛逆期的表現。
研究表明,10-18歲的孩子很容易進入到叛逆期。而10-18歲正是家庭教育最為關鍵的時候,這時間,孩子三觀的形成、性格的固定、學習習慣的養成等等諸多對孩子未來舉足輕重改變都在這時悄然發生。家長們往往著急上火,可又害怕說重了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這該怎麼辦?
其實正確認識叛逆期,就能讓我們找到解決方法。
是什麼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其實叛逆期不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但是產生叛逆心理的孩子卻不在少數。
這是因為10-18歲的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孩子一直在成長,成長就會產生各種新奇的想法,然而青春和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嘗試和試錯的過程,嘗試的事情有好的,冒險的,激進的。家長引導不當或反應過激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從叛逆心理的產生原因我們找到問題癥結所在了,正是溝通方式。
掌握正確溝通方法,孩子青春期不再叛逆期
有些家長說,我也想好好跟孩子溝通,但是在那個情境下,自己就會被氣的臉色發白,腦子一片空白,更別說靜下心來講道理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明事理?自己孩子卻什麼都不懂?但是你卻不知道,別人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這段時間都付出了什麼。
孩子的教育不單是得高分那麼簡單,而是用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教孩子學習方法、思維和學做人。
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家長要先變得優秀,因為孩子的生活經歷往往是家庭生活的縮影。你的脾氣暴躁,孩子的脾氣也會暴躁。家長說話沒有思路,孩子也不會具備清晰的思維。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你是否也經常在家手機不離手?所以我們常說,家長的說話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當孩子青春期時因為注重穿著打扮而成績下滑時,你是否和孩子好好溝透過“可以穿漂亮衣服,但是一個人如果只有外在而沒有內在就像一朵花一樣,很快就會凋零”。在孩子成長期你是否很少對孩子的內心世界進行培養呢,如果精神層面豐富,對於物質和外在就不會過度追求。
在孩子幼兒期應該教會他如何做人,要先在孩子幼時內心種下正能量的種子,當種子長成積極的信仰,它就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指明燈,時刻提醒孩子不要偏離方向。大咖知識學堂會開設論語小課堂,每一節論語課程都會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以及學習的道理。有正氣,明事理,有思維,即使小學初中成績沒有名列前茅,長大以後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也會是一個優秀的人才。
不會有人天生就懂人生大道理,道理的積累都是透過:智者的告誡、人生的經歷和讀書的積累。當孩子還沒有去經歷生活的時候,我希望家長們能成為孩子身邊的智者,既有家長的威嚴,又能像朋友一樣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有訓誡又有交流,才能夠真正與孩子有效溝通,平穩度過青春期,有效預防叛逆期。
孩子的心有三道門:第一道門是開著的,爸媽隨便進;第二道門是關著的,爸媽要敲門才能進;第三道門鎖上了鑰匙藏在孩子的心裡,再想進去就得先要鑰匙,要用心來要。大咖知識學堂的課程能夠教會你與孩子溝通的方法,讓你能夠走進孩子心裡的第二扇門,用真心去探索孩子世界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