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家長永遠都有很多選擇,不同性格、不同觀點的家長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各自所帶來的效果自然也不同。

有的家長性子急躁,孩子一做錯事就血壓上升,然後開罵;有的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孩子犯錯了也不會說重話,用溫柔化解矛盾。

現在很多教育專家都不提倡打罵孩子,打孩子確實是不可取的方法,但父母不是聖人,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所以偶爾忍不住罵了孩子,也不用上綱上線,孩子都很聰明,他能理解父母各種行為裡的用意,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意。

孩子做錯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父母尚且會做錯事,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立場去要求孩子事事做得滴水不漏,犯錯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所以當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小錯誤的時候,父母以平常心對待是最好的。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平常心能消除他的恐懼感,保護他的創新精神。

如果一個孩子每次做錯事都會捱罵,那他在做錯事之後一定是戰戰兢兢的,他會設想無數種糟糕的後果,也會猜測父母的各種惡劣迴應,對於結果的懼怕,很可能會讓他喪失反思事情本身的能力,在往後再做其他的事情的時候,他會變得小心翼翼,害怕犯錯,不敢嘗試,小小年紀,那份對萬事萬物的好奇心不見了,勇於探索的精神也被扼殺了。

父母應該做孩子探索世界路上的庇護所,而不是絆腳石,在他犯錯的時候對他多一點寬容,用耐心去讓孩子自己反思錯誤,重新出發,而不是簡單粗暴地開罵,讓他對一切事情有了戒備心,躊躇不前。

對父母來說,孩子犯錯時保持平常心能夠讓自己保持理智,少生氣是保持健康和年輕的一大法寶。

孩子犯錯的時候真的太多了,他們今天打破了一個碗,明天忘了做作業,如果家長每次都要生氣,那我們就會有生不完的氣,生氣傷身是有科學依據的,很多疾病的形成或多或少都與情緒有關,例如乳腺癌。生氣造成的情緒波動會引起激素分泌異常,很多疾病因此而來,家長們可不能忽視這裡面的厲害關係。

孩子犯錯時父母生氣是正常反應,但父母們最好能認識到,在生氣的那個時間節點上,你說出來的話,或者做的一些舉動,很多時候都是不理智的,過後往往會後悔,因為那一刻你關注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等到你情緒平復之後,才發覺自己剛剛不應該發脾氣罵孩子。如果你在生氣的那一刻就能停止發散負能量,對孩子無關痛癢的錯誤不放在心上,慢慢地,你會越來越了解孩子,也會將父母這個角色越當越好。

那麼,大道理我們都懂了,真到了那時候,該怎麼控制住情緒呢?

父母們可以參考一下小陶虹的做法:

小陶虹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提到她女兒,說她女兒做錯事的時候她很少會生氣,前不久她女兒在家打碎了一個玻璃瓶,碎片弄得滿屋都是,小陶虹看見了,第一時間將家裡的狗狗抱到其他屋裡關起來,然後開始動手打掃,滿地找玻璃碎片,在這個過程中她沒有責怪女兒一句,沒有說“你怎麼這樣啊!”“你連個瓶子都端不好是怎麼回事”這些類似的話,因為在她辛苦找碎片的期間,她能感覺到女兒已經知道錯了。

當她知道女兒做錯事的時候,她首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理性去看待這件事,沒有去吼女兒。小陶虹是一個非常理智且明智的媽媽,打罵孩子其實是一件傷人傷己的事情,如果父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是再好不過了。

其實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是那個犯錯的小孩,你希望父母怎麼對你?再往大了想,平常自己在工作中犯了錯誤,是不是也很害怕領導的責罵?如果領導好心不提,你是不是會對領導充滿感激?而犯錯所帶來的後果,你肯定是了解的,心裡會默默保證下次不再犯。

如果這種情況下領導責罵你,你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沒準還會記恨領導,產生逆反心理,不去反思。這就是罵與不罵的區別,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其實也是相通的。孩子犯了錯,做一個心平氣和的家長,他會知錯,也會從你身上學會耐心與寬容。

孩子不會故意做錯事,即便有時候因為貪玩、粗心等毛病做錯事,也是值得父母耐心對待的。

再舉一個例子,我常常看一些家長因為孩子忘了做作業而罵孩子,如果你家也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試一下不要罵他,家長這時候起一個提醒的作用,告訴他今天的作業還沒做,然後給他想解決方法。比如臨近睡覺了孩子還沒做作業,那家長可以給他兩種選擇:一是今晚睡晚點,寫完作業再睡;而是第二天起早點,早起做完作業再去學校。大部分孩子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中一種解決方法,而不是不去做作業。

不做作業第二天上學沒法跟老師交代,沒有孩子會願意面對嚴厲的老師,接受老師的批評,我願意相信,孩子生來就是有自尊心理的,所以他們不是不想做作業,或者不是不想把事情做好,只是有時被別的事情吸引導致忘記了,他們不是故意的。

如果家長不願意去了解孩子真正犯錯的原因,由著自己的怒氣去操控自己,後果一般是孩子在家長的責罵聲中不情不願去熬夜做作業,這種效果,會差很多。

其實你不罵他,為他想辦法,他多半會感激你的,他也會反思自己,你陪著他犧牲掉的睡眠時間就是他的教訓,孩子有自尊心,你給臺階他下,他下次會做得更好。

所以罵與不罵,效果真的差很多。當然,如果涉及原則性問題,比如欺騙父母,欺負比他小的孩子等等,這些錯誤家長不能用平常心去度過,而是需要嚴肅對待,但是也用不到罵他吼他這種極端方法,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說:“當兒童第一次犯錯的時候(原則性錯誤),就得阻止他,只需給他們一個表示遺憾的眼色就可以了。”

孩子犯錯,父母無論怎麼表現,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認識到錯誤,並且下次不再犯。那如果有比打罵更好的辦法,為什麼不試試呢?偶爾控制不住脾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動不動就吼孩子罵孩子,是非常不好的習慣,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孩子在慢慢學習長大,我們也該學習慢慢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這樣對自己、對孩子都更好。

參考文獻:

1.[英]夏洛特·梅森著,程紅豔 等譯. 家庭教育:0-9歲兒童訓練與培養方案[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

2.尹建莉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3歲孩子誤食乾燥劑,寶媽一系列操作,醫生稱讚:你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