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幾件事對寶寶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儘量不讓寶寶過早接觸!

中國家長最常見的就是喜歡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想讓孩子從小就各方面優秀,凡事都要跟別人去比個高低,就連寶寶的成長髮育都是可以拿來比較的事情。但是每個寶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生長髮育有快有慢。特別是這幾件事,寶寶越早學會對寶寶健康的危害就越大。那麼兒科主任介紹下是哪幾件事?

1、讓寶寶坐

寶寶最佳寫作的年齡應該是在6個月以後。骨骼發育較晚一些的寶寶會是6~9個月獨自坐立。只要沒有其他的異常表現,這幾個月份都是屬於正常的。一定不要讓寶寶太早就學坐。因為寶寶年齡太小,身體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善。過早的學坐會讓脊柱壓力過大,對脊柱的健康發育有很大的損傷。這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在寶寶還小的時候,也不應該長時間坐著。這樣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脊柱發生側彎。如果寶寶9個月左右還做不完的話。家長應該考慮一下寶寶是否有缺鈣的現象,日常飲食中應該適當給寶寶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3和鈣質。

讓寶寶學坐也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練習,慢慢適應。在寶寶剛剛學會坐的時候,一定要讓他的周圍沒有任何硬物,以免寶寶坐不穩歪倒後,磕傷碰傷。

2、早走路

在寶寶骨骼發育還不完善,骨骼韌性和硬度較差的時候,如果讓寶寶過早的學習走路的話。會在壓力作用下使寶寶腿部骨骼發育異常。就會出現人們常見的O型腿和X型腿。過早的走路還容易讓寶寶脊柱彎曲變形。只有在寶寶腿部的肌肉力量可以支撐自己的體重,能自主站立並能運用自己的四肢協調,可以靈活轉移自己身體重量的時候,才可以訓練寶寶進行走路。

在訓練寶寶走路的時候,為了防止寶寶摔倒後磕碰傷,必須選擇比較空曠,地面平整,並且沒有障礙物的地方。而且要給寶寶穿舒適合腳的鞋子。以方便寶寶走路。在寶寶學走路之前,還是讓寶寶儘可能的多練習爬行,這樣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平衡。

3、把大小便

有很多的奶奶、姥姥輩的老年人,還是會有把屎把尿的習慣。她們認為這樣可以早點培養寶寶自主大小便的能力,而且還可以節省下不少紙尿褲的錢。其實這種習慣非常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發育。不僅會對寶寶胯關節的骨骼正常發育有一定影響,還會抑制寶寶的大腦中樞系統。所以寶寶自主如廁,要等到寶寶成長到一定年齡,科學有方法的進行訓練。

一般在寶寶兩歲左右的時候,膀胱腎臟功能都發育逐漸完善。而且這個時候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發育較好,能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才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去衛生間的能力就可以了。

4、斷母乳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新生兒母乳餵養的時間至少為6個月,在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循序漸進的新增一些有營養的輔食,並且還要以母乳為主食繼續餵養至兩歲左右。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是其他配方奶粉都無法代替的。母乳中含有的乳蛋白,不僅可以增加寶寶的抵抗力。還能讓寶寶在吸吮的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有很多寶媽因為工作原因,沒有辦法長期給孩子母乳餵養。那麼至少也要給孩子母乳餵養到6個月以後。

為了寶寶的身心健康發育,這四件事一定不要過早讓寶寶做。祝願天下的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兒科主任知識普及,新生兒睡覺出現哼唧,突然抖動等現象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