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為來,我們結婚的目的之一便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老輩們覺得孩子多也是一種福氣,所以孩子多多益善。
近年來,很多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不斷下降,比如韓國就已經出現了”零生育率“現象,成為了世界上首個”零生育率的“國家。
然後在現代人看來,生孩子養育孩子是一件極痛苦的事情,所以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似乎越來越不愛生孩子了。
即使是二胎、三胎的政策開放,90後們,一個接一個在前往生兒育女的路上,摁下了暫停鍵。
為啥?
時代在發展,人的思想觀念也在轉變。
封建社會,女人的第一重任便是為夫家生兒育女,因古代女子身份低微,故大多女性都只是被人當成了生育工具。
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平等,女性也開始頂了半邊天,女性的獨立性地位開始提高並擁了決定權,生孩子是一項極其艱辛的任務,生孩子的過程也是九死一生,痛苦萬分。
生活態度和追求轉變,不想一輩子為兒女而活。
年輕人看著自己的父母一輩子忙忙碌碌,為兒女操碎了心,再也不想自己和父母一樣,他們有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和追求,不想一輩子為兒女們而活,所以,要麼不生孩子,一輩子做丁克也好。
不能說年輕人自私,只能說他們更懂得享受、更懂生活。
沒什麼比養一個孩子更能迅捷有效地降低生活質量。
有人曾粗略地算過一筆賬:
產檢、生產、補品、坐月子——約8萬;
奶粉、尿布、看病、衣物等——約10萬;
幼兒園階段各項費用——約15萬;
小學階段各項費用——約23萬;
中學階段各項費用——約36萬;
大學階段各項費用——約18萬。
加起來大約110萬,當然這還是往少了算的,很多家長付出的遠不止於此。
部分年輕媽媽為了親自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的高薪工作。
有的家庭為了讓孩子從小受到好的教育,千方百計借錢給孩子買了學校周邊的房子。
現如今,想要養好一個孩子,真的意味著要揹負巨大、且長久的經濟壓力。
怪不得大家都說:窮,是有效的避孕藥。不是不想生,而是真的沒有經濟能力養。#年輕人#二胎#三胎#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