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兄妹倆在家玩積木。

妹妹把積木一塊塊摞起來,然後推倒。

又摞起來,然後推倒……

哥哥搭起一棟高高的“房子”,忽然支撐不住,轟然倒塌,發出“嘩嘩啦啦”的聲音。

小妹咯咯笑,哥哥也大笑,前仰後合……

今天的話題:創造力。

1歲多孩子玩積木,喜歡堆好後“推倒”。

這說明,孩子學習是從“找感覺”開始的。

比如“感覺”空間的高和低,“感覺”自己有什麼樣的力量。

只有這些“能感覺到的東西”,才能透過感官送給大腦,做“精神食糧”!

然後進一步“加工”:想象、創造……

我們假如,硬要去教1歲多的孩子:

寶寶快看,哥哥堆的“房子”多漂亮!

你也堆個“房子”吧?像這樣,像這樣……

你想,寶寶會“睬”你嗎?氣死你!

知識和能力,沒法直接“裝”進腦袋裡。

得讓孩子用“遊戲”的方式“找感覺”。

在“感覺”中,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就連成人的學習,也要過“感覺”這一關。

大媽跳“廣場舞”,一開始感覺很彆扭,跳著跳著,順了!

我常常想:那麼複雜的動作,我看了都記不住,大媽們怎麼記住的?

大概是:感覺到位了,學習變簡單!

我猜想,人類的“學習”是這樣的過程:

首先,感官(眼耳鼻舌身)捕捉到“感覺”;

接著,大腦加工感覺,形成“認識和感受”;

最後,在大腦支配下,身體做出“反應”。

而不是說,把知識塞給大腦,你給我記住!

也不是說,知識進了大腦,就能變成能力!

更不是說,編好了方法,讓大腦照著做唄!

很明顯,人類的智慧,在於“主觀體驗”:

比如感覺、感受、意願、情緒、情感……

人類的孩子,為什麼要“做遊戲”?

做遊戲,孩子有學習的快樂!

做遊戲,孩子有豐富的“感覺”!

做遊戲,孩子要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做遊戲,孩子把知識轉化成智力和能力!

做遊戲,孩子在主觀體驗中綻放人性智慧!

我知道,還是有人會說“瘋玩”不好!

都“玩瘋”了,哪還想著學習?

別忘了,人類的學習:

本質上,就是“玩兒”!

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隨手做的這早餐餅,火了家長群,寶媽:既簡單還好吃,明天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