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提出:寶寶在2歲前的心理發展,屬於智力發展的感知運動階段。

就是說寶寶2歲之前,是大腦高速發展階段,很多給家長“添麻煩”的行為是一種發育表現形式,說明寶寶的大腦正在快速變聰明。

哈佛大學耗時20年研究得出結論:寶寶出生前幾年的大神經元連線,是未來學習,行為,健康的保障。也就是大腦神經元連線越豐富,孩子越聰明。

孩子在兩歲之前學會說話,走路吃飯喝水這些基本生存技能,大量吸收外界資訊,認識這個世界。

當孩子生長過程中, 出現了這些看似“調皮搗蛋,煩人,添麻煩”的舉動,不要急於制止,因為可能會“扼殺”一個聰明的寶貝。

一、光腳丫滿屋跑

孩子自從學會走路,就像吃了炫邁口香糖,根本停不下來,不停的奔跑,但是有個有趣的現象:不穿襪子不穿鞋,家長擔心孩子著涼,每次給穿好,他總是自己脫掉。

其實,光著小腳丫來回跑,也孩子在刺激感官觸覺的發育,寶貝透過光腳丫,會感受到溫度,硬度,質感等觸覺,是在家給“自己進行感統訓練”。

文章開頭提到的大腦神經元突觸的建立,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發育。寶寶大腦神經元突觸越多越刺激,傳遞的資訊就會越豐富,所以大腦就會越豐富,越敏感。

但是這種突觸需要大量的外界環境的干擾介入,而孩子總是光腳就是為了接收外界的環境與刺激帶來的資訊。

二、打亂東西,毀壞東西

孩子會有個“討厭”的行為,把東西扔地上,家長撿起來給他,他還扔,如此反覆。翻抽屜,把整理好的玩具,各種箱子翻亂,甚至拆家。

很多家長說:“是不是故意的?”事實上,這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並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空間感知的建立”。

什麼是空間感知?簡單的說:如果缺乏空間感知,他們對於立體的東西就沒有感念,大小,形狀,方位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比如:數學立體幾何學不會,走路路痴,開車跑偏,估計不了自己車寬度長度,容易刮車。

撕紙撕書:很多孩子把繪本,紙抽不停的撕來撕去,我們只是浪費一點紙一本書,但是對於孩子卻是又一個空間知覺的訓練,透過撕不同的紙,聽到了一種聲音,不同的紙聲音不同。

所以,孩子只是多“麻煩”你彎彎腰,收拾收拾,但是對於寶寶的抽象思維發展奠定了基礎,對於大腦的發育至關重要。

三、模仿能力強

不到兩歲的孩子就會模仿大人了,會模仿大人的語言,語氣,行為舉止等等,還很調皮的一遍遍沒完沒了的學,孩子模仿開始的越早,說明孩子越聰明

因為這是寶寶觀察能力,協調能力的體現,模仿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並且透過模仿與大人互動,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與安全感。

四、愛說愛笑愛唱歌

戴爾.卡內基曾說:“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於技術和知識,85%取決於口才藝術”。

我們發現孩子一旦學會說話,就秒變“話癆”,像唐僧一樣,不是說話就是唱歌,根本比不上嘴,還有時候會同一個事情反覆說,也可能每次又說的都不一樣,如果您家的寶寶有這種現象,恭喜你,孩子智力水平發展的非常好

語言能力發育是智力發育的基礎,智商低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差,所以,愛說話是好事,證明孩子發育正常,並且透過語言的表達可以逐漸提升溝通交流的能力,為今後的社會化訓練打基礎。

所以,我們要遵循孩子大腦的發育規律,不要盲目阻止,真正的科學育兒。不要錯過0-2歲這個大腦高速發展階段,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多多蒐集外界刺激條件,藉助工具幫助孩子開發大腦。

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臉上有這兩樣東西,說明把孩子養得很好,你家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