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12歲女孩與家人爭吵後跳樓,經搶救無效死亡,又是一則青少年兒童自殺的訊息,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令人感到十分痛心與惋惜。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海紅曾在自己的課堂上提出孩子自殺的原因,講到了一個動機水平的概念,而孩子的自殺則是因為孩子活著的動機水平下降。
孩子活著的動機是什麼呢?動機就是孩子的各種需求,當這些需求被滿足,孩子活著的動機水平就比較高,但如果不能被滿足,那麼孩子活著的動機水平就會一點點下降。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孩子有審美的需求就會想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孩子有成就需求就會想要被周圍的人表揚,孩子有親和需求就會要被人關心和愛護,需求有很多種,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
但,如果一個個的需求都不能被滿足,那麼孩子就會覺得生活無光,活著的動機水平越來越低;作為父母,關注孩子的心理發育同樣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
當今社會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大人在外面的壓力無處發洩就會在孩子面前爆發,雖然以前的孩子也經常捱打捱罵,可是那時候沒有那麼多壓力,找同伴去玩一會,去做一會自己想做的事,那些不愉快就會被消化、被遺忘了。
可是現在的孩子作業多,週末還有補習班,所以他們在承受很多壓力的時候並沒有機會得到消化和釋放。
還記得幾年前一個上海高二的男生,因為在學校裡和同學發生爭執被媽媽一直責備,當媽媽把車停在橋上時,孩子當著媽媽的面從橋上一躍而下,當場死亡,那一晚不僅失去了一條生命,還會成為一個母親一生的夢魘。
凡此種種告訴我們家庭溝通模式、父母教育方式都很重要,不要一味地去責備孩子,要求他必須做出什麼,注重文化培養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心理教育。
有一個好的態度,是跟孩子溝通的重要方式,因為你和孩子的溝通就是給孩子留下的出口,幫助他逃離困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