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環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從人類演化的角度而言,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焦慮則全家也會陷入焦慮,母親快樂則全家也會感到快樂。

一個不合格的母親,能給家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從海明威的人生故事中,我們能得到更加深刻細緻的反思。

1、不懂得尊重的強勢母親,會讓家庭陷入陰霾

海明威於1899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的一個富裕家庭。母親是藝術家,父親是醫生,看似本該讓人感到幸福的家庭,卻籠罩上了一層陰霾,讓人感覺壓抑。而這,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個強勢且自私的母親。

海明威的母親,在生活中處處壓制著父親,經常出言辱罵,甚至還在一氣之下,燒燬了精心收集和收藏多年的標本。

經常的爭吵與侮辱,讓海明威的父親覺得不受尊重,精神極度崩潰。最後,在海明威28歲這年自殺,而這一幕,恰好被13歲的弟弟萊斯特親眼目睹,這個陰影一直困擾著他,最終選擇隨父親而去。

海明威也一直都沒有辦法與母親親近,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認為是母親逼死了父親。

2、不懂得給孩子自主性的母親,會讓孩子更“叛逆”

海明威的父親和母親,比較大的衝突就是在孩子的教育上。

父親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喜好,鼓勵他們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但母親卻憑藉著自己對音樂的喜愛,而逼迫孩子們也要去學習音樂,甚至在海明威很小的時候,就不由分說的給他買了大提琴。

不僅如此,她還會給孩子們制定嚴格的規矩和時間表,如果一旦違背,就會受到劈頭蓋臉的打罵。

正因如此,海明威的性格里才存在了壓抑和陰暗的一面。他多次試圖逃脫母親的影響,比如違抗母親的命令,堅持十天不吃蔬菜。

強勢霸道的母親,讓海明威外表看起來狂浪不羈,其實心裡始終住著一個敏感脆弱,無法掙脫童年痛苦的小男孩。

3、童年性格錯位,導致性格缺失

海明威的母親,對他的“寵愛”有些特別。為了實現自己雙胞胎的願望,她給海明威剪了一個波波頭,穿上粉色的衣服,裝扮成女孩的模樣,而且還照了張合影,取名“雙生子”。再大一點,他甚至有了一項新的愛好——做女紅。

小時候的男扮女裝,讓他對自己的性別產生不小的困惑,甚至對自己的性別產生了不確定感。

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究竟有多深刻?他這一生都被和母親相似的女人吸引,氣質裡都有藏不住的霸氣。一生婚姻坎坷,他的密友菲茨傑拉德測曾說:海明威每寫一部小說,就會換一個太太。

他為什麼會選擇和母親相似的女性?這說明他潛意識裡想要靠近並改造那個他不喜歡的母親,完成童年未曾實現的夢想。倘若妻子要干涉他的意圖,或者暴露出與母親相似的性格特點,那麼,他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逃離。

其實,海明威之所以熱衷於在作品裡塑造硬漢形象,或許正是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

4、缺少溫情陪伴,一生遭受折磨

海明威的母親是一個事業型女強人,她為了自己的夢想,花費精力去修建音樂廳,很少陪伴孩子,而海明威與兄弟姐妹幾乎沒有感受過母親的溫情。

不堪被長期碾壓尊嚴的父親,於崩潰邊緣飲彈自盡;

目睹慘狀的弟弟,選擇自殺;

在壓抑家庭生活中倍感疲累的妹妹,也選擇了極端方式結束生命;

海明威,備受憎恨和羞恥的情緒折磨,在62歲的時候,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沒有溫情陪伴的家庭,註定要被蒙上壓抑的陰霾,讓孩子本該光明的人生,走向令人唏噓惋惜的結局。

雖然海明威在很多人眼裡都是成功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銀製勇敢勳章;

1952年憑藉《老人與海》獲得普利茲獎;

1954年,再次因《老人與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1年,《妾似朝陽又照君》、《戰地春夢》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但最後的結局不免讓人深感痛惜。以此為鑑,我們應該明白:

即使不能成為完美的媽媽,也要做一個合格的媽媽。

合格的媽媽,都有這樣的共同之處:

1、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幸福的家庭關係,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有問題的家庭會成為人一生的陰影。

合格的媽媽會在日常生活中,透過一些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輕鬆的家庭氛圍。

她們不嘮叨,不訴苦不抱怨,不透過嘴巴來追求幸福感。

她們不一人獨大,也不讓其他家庭成員一人獨大,讓孩子感受到溫柔與親密感的同時,也塑造敬畏感,讓孩子有”怕“的東西。

她們不當著孩子的面,與其他人發生爭吵,也不會動不動牢騷半天。

海明威母親的強勢與自私,讓整個家庭籠罩著低沉的氛圍,孩子厭倦了爭吵,討厭所謂的”霸氣“,讓他們對愛情、親情,乃至生命都有了消極的看法。

德培DAP教學理論可以給我們啟發:一個關愛培育型的氛圍,可以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合作、挑戰、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和諧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到了學校,經過獨特的學習方式引導,往往能發揮更大的潛能,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2、尊重孩子的喜好和個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喜好、性格、智力水平都有差異,合格的媽媽會深諳德培DAP育兒之道,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力求符合兒童自身發展特點。

孩子喜歡吉他,就不會逼著他學鋼琴;

孩子喜歡一個人玩積木,就不會輕易打斷他的思路;

即便孩子喜歡看螞蟻搬家也沒關係,尊重孩子的喜好,透過細緻的觀察和有目的的引導,可以發掘孩子喜好背後的潛能,甚至可以找到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人生目標。

3、善於與孩子溝通

人的思維意識是在不斷髮展的,不同的年齡段,理解力也不相同。30歲的成年人,不可能理解四五歲娃娃的每一個行為與動作,反之亦是如此。

合格的媽媽不會將自己的思想與判斷強加給孩子,而是會在生活中多溝通,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如此便能發現,原來孩子並不是非要給父母對著幹,而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為什麼媽媽要經常與孩子溝通?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瞭解孩子的想法與行為動機,還能增強親子關係,鞏固孩子與你之間的情感依賴關係。

為什麼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媽媽為孩子在體力上、精力上、時間上、金錢上的付出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媽媽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完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成長為孩子不知不覺模仿的好榜樣,才是母親更偉大之處。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求自己能做滿分媽媽,先從合格媽媽做起,也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積極向上,滿布晴雲。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資深幼師直言: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她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